2.1.2漂白溫度的影響
圖4和圖5分別為雙氧水10g/L,漂白60min時,漂白溫度與織物K/S值和固色率的關系。由圖4、5可以看出,漂白溫度越高,織物染色K/S值越低,室溫漂白時織物K/S值最高,而固色率隨著漂白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40℃漂白時固色率最大,因而選擇最佳漂白溫度為40℃。
2.1.3 漂白時間的影響
圖6和圖7分別為雙氧水10g/L,40℃漂白時,漂白時間與織物K/S值和固色率的關系。由
圖6、7可以看出,隨著漂白時間的增加,漂白后羊毛織物染色K/S值先減小后增大,漂白時間為50min時織物染色K/S值最小,30min時的織物染色K/S值最高;固色率隨著漂白時間增加逐漸提高,漂白時間為60min時固色率最高,綜合考慮,選擇漂白時間為60min。
綜合以上,得出羊毛織物雙氧水漂白的最佳方案:雙氧水10g/L,40℃漂白60min。

2.2 殼聚糖整理毛織物的染色性能
2.2.1糖用量
圖8和圖9分別為pH值3.5,95℃染色45min時殼聚糖用量與織物K/S值和固色率的關系。由圖8、9可以看出,殼聚糖整理羊毛織物染色的K/S值和固色率都隨殼聚糖用量的升高呈現波浪狀起伏,當殼聚糖用量為0.4%(owf)時,K/S值僅略低于1.0%(owf)時的K/S值,而0.4%(owf)時織物固色率最高,因而選擇殼聚糖用量為0.4%(owf)。
2.2.2 染色溫度和時間的影響
圖10、11、12分別為殼聚糖0.4%(owf),染色溫度分別為85、90、95℃時染色時間與織物K/S值的關系。可以看出,染色溫度越高,K/S值越高,95℃時染45minK/S值達到最大值。

圖13、14、15分別為殼聚糖0.4%(owf),染色溫度分別為85、90、95℃時染色時間與織物固色率的關系。可以看出,改變染色溫度,固色率最大值是90℃時染色30min,次大值是95℃時染色45min。
綜合以上對殼聚糖整理毛織物染色K/S值和固色率的比較,對殼聚糖整理毛織物進行染色時的最優方案為:殼聚糖用量0.4%(owf),95℃染色45min。

2.3 殼聚糖增色機理分析
酸性藍染料(C1IAcidBlue45)是含有磺酸基(—HSO3)等負電荷基團的染料,其分子結構如圖16所示。
羊毛纖維是一種蛋白質纖維,其基本組成單位為氨基酸,其分子中的—NH3容易和酸性染料分子中的—HSO3發生反應,從而有利于染色的進行。羊毛纖維用酸性染料染色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羊毛纖維分子中的—NH3與酸性染料分子中的—HSO3發生反應的過程,因此,染色過程包括了2種離子的交換過程和化學反應過程。
殼聚糖是甲殼素經濃堿溶液處理后脫去乙酰基的產物,其分子結構如圖17所示。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