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功能性整理產品的市場開發
大多數的功能性紡織品性能,消費者不能憑自己的視覺和觸覺等進行判斷,即看不見、摸不出和嗅不到的,其功能是否有或優劣程度,須靠一定測試方法和儀器才能進行評定,以致消費者在購買時就處于云霧之中,很容易因猶豫而擦肩而過,針對這種情況,國外一些實力雄厚的廠商,為規范市場,防止假冒,避免魚龍混雜,推出專用標志,作為向消費者提供產品功能性質量的保證。在印染產品中最早向消費者提供質量保證的標志,是陰丹士林商標(Bayer公司)功能性整理產品中的拒水、拒油(防污)整理的Scolchgard標志(3M公司)可作為早期的代表。
一般地說,功能性紡織品性能的監測與評價,總是滯后于生產技術的開發和產品的市場推廣。但我國目前的印染行業實際情況,除個別可屬原創性功能性整理產品外,均可參照別人的經驗,由有關的社團法人(如行業協會或專業委員會等)牽頭,對國內某些功能性紡織品的特征性能指標提出一個意見書,作為功能性整理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和功能性紡織品市場的游戲規則。作為國內同行開發功能性整理產品質量要求的綱領,引導我國功能性紡織品有序而健康的開發,對達到質量要求的功能性紡織品,經第三方檢測合格后,可授予專用標志作為向消費者保證產品質量的憑證。這方面日本纖維制品新功能評議協會(簡稱JAFET,其前身是1983年纖維制品衛生加工協會,簡稱SEK)于二十世紀80年代推出抗菌防臭(抑菌)整理紡織品(SEK標志)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現在SEK標志已有藍色SEK,橙色SEK和紅色SEK三種,分別表示同一種功能性而不同要求的抗菌(抑菌)整理紡織品。日本是第一個規范國內抗菌(抑菌)紡織品市場游戲規則的國家,值得借鑒。
2000年春季,在巴黎的PV(Prime Vision)展覽會上,為了便于服裝采購商和參觀者更直觀地了解展出面料的功能性,用簡明易懂的方式表達面料的功能性,推出了一套功能性的標志,成為促進貿易的催化劑,是一個成功的嘗試,今將其中與功能性整理有關的標志摘錄于后,如表2所示,供參考。
表2部分功能性整理產品標志(資料來源2000年巴黎PV展)

四.臺灣地區功能性紡織品的開發情況
臺灣地區根據紡織行業供過于求的現狀,國際紡織品市場對功能性紡織品的需求日益強勁勢頭,為防止一些劣質的功能性紡織品對市場的干擾,增強消費者對購買功能性紡織品的信心,由紡拓會與一些具有相當規模企業聯合起來制定市場游戲規則,制定功能性紡織品特征指標水平,并進行驗證,對達標產品發放標志,告示消費者放心使用,作為對消費者的保證書。
茲將紡拓會對功能性紡織品特征指標及其采用標志分別介紹于后,見表3示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