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溫度對絲光的影響
溫度過高,堿纖維分子化合物水解反應速率大于堿纖維素形成速率,對絲光不利;溫度過低,堿液粘度高,滲透較困難。根據生產條件,一般控制溫度在20—25℃。
2.3.3浸堿時間對絲光的影響
浸堿時間與堿液濃度有關。在一定條件下,堿液濃度與浸堿時間和光澤成正比,而與溫度成反比。紗線絲光浸堿時間依據濃度的高低,一般控制在110—160 s為宜。
2.3.4絲光張力對絲光的影響
絲光張力的大小與光澤度成正比,而與染色性能成反比。張力增大,紗線截面收縮也隨之增加。如果紗支粗、捻度低、強力低、張力大,則斷頭多,造成拉伸不一致。絲光不勻。因此,確定絲光張力大小,要兼顧光澤、紗支和染色性能等方面的因素。
2.3.5絲光沖洗及酸堿中和對絲光的影響
絲光沖洗的溫度不能過高,否則引起輥筒逐漸發熱,而使堿液溫度上升,絲光光澤降低。酸洗的目的是去除殘留的堿,提高絲光紗線外觀的清潔度。中和是將絲光紗pH值調節至7~8,使之既不含酸也不帶堿。
絲光工藝操作程序根據紗支的品質和支數高低而有所不同,現介紹幾種典型的絲光工藝程序:
絲光工藝程序(1)
此工藝適合縮率較大、捻度偏低的粗支紗。
絲光工藝程序(2)
此工藝適合中高支紗。
絲光工藝程序(3)
此工藝適合高支紗。
2.4工藝要求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