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H2O2濃度的提高,織物的白度提高。這是由于HO2-的濃度和少量游離基濃度提高,氧化色素分子的能力增強所致;但到40g/L反而下降,且織物強力隨著H2O2濃度的提高而明顯下降,這是由于色素分子被破壞后,白度不再提高,但纖維的聚合度卻下降,導致強力下降。H2O2濃度為30g/L白度最好,織物損傷又在允許范圍內,所以H2O2濃度定為30g/L。
2.2PH值
漂白液的值對H2O2分解的影響較大,考慮到織物的強力,值定為10以下。調節4種不同值,其他條件按1.2.2對織物進行小樣煮漂實驗,測定織物白度和強力來判斷最佳PH值,測試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值為9時織物白度最好PH為8時織物白度雖低些但強力損傷也較低。PH值對H2O2分解率、白度、強力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PH值升高,H2O2分解率明顯加快。白度提髙到一定程度并穩定之后白度下降PH值在堿性條件下升高,織物強力明顯下降。綜合考慮到聚乳酸和大豆蛋白纖維高溫耐堿性差、白度與強力的平衡等關系值選擇8~9較為適宜。
2.3 Na2SiO3濃度
用5種不同Na2SiO3濃度,其他條件按1.2.2對織物進行小樣煮漂實驗,測定織物白度和強力來判斷最佳Na2SiO3濃度,測試結果見表3。

由表3得出,當他Na2SiO3濃度為5~7g/L時,漂白的白度好,強力高。而Na2SiO3濃度為5g/L以下時,織物的白度較低,強力差。這是由于Na2SiO3濃度較低時,其穩定作用不明顯,H2O2分解過快,漂白作用較差,白度低;而且Na2SiO3對一些起催化作用的金屬離子等穩定作用差,11202無效分解多,且大量的初生態的氧和游離基使織物的強力下降,甚至產生破洞。但Na2SiO3濃度也不宜過高,盡管穩定作用沒有明顯變化,但在織物和設備表面產生的硅垢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和織物的手感。因此,Na2SiO3濃度5?7g/L為宜。
2.4溫度和時間
漂白溫度和漂白時間與漂白效果有很大的關系。通過4組不同溫度和時間,其他條件按1.2.2對織物進行小樣煮漂實驗,測定織物白度和強力來判斷最佳溫度和時間,測試結果見表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