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紕裂試驗方法的種類
首先對現行各服裝產品標準中縫子紕裂的試驗方法進行歸納,服裝標準中縫子紕裂的試驗方法比較。
2、方法問題的分析
在檢驗中,各服裝標準的紕裂測試方法在操作上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部分服裝標準未具體規定夾具的有效尺寸。夾具的有效尺寸是紕裂測試中的重要試驗條件,尺寸的選擇直接關系到產品紕裂的測試結果,但目前部分標準卻沒有相關規定。例如GB/T 2660–2008《襯衫》、GB/T 14272–2002《羽絨服裝》和FZ/T 81007–2003《單、夾服裝》中都沒有明確規定夾具的有效尺寸。
目前,服裝標準中最常用的夾具有效寬度有兩種,分別為5.0 cm和2.5 cm。如果按照參照FZ/T 20019的規定,夾具的有效寬度應選2.5 cm。可在實際測試中,國內大部分檢測機構卻趨向于選擇5.0 cm,這就給同標準的檢測結果帶來了差異。
本文選擇了4種具有代表性的織物分別采用兩種夾具進行了比對測試,除夾具外其余測試條件均按FZ/T 81007–2003執行,結果見表2。
表2 4種織物紕裂試驗結果
由表2可知,夾具有效寬度為2.5 cm的紕裂程度普遍比有效寬度為5.0 cm的大。這是因為在相同負荷的情況下,夾具有效寬度的減少使得紕裂樣品單位寬度內受到的力值急劇增大,應力更加集中,從而造成了紕裂程度的加深。
從表2中還可看出,夾具有效寬度選擇5.0 cm時,2#和4#樣品檢驗結果判定為合格;而選擇2.5cm,2#和4#樣品檢驗結果不合格。可見,夾具有效尺寸的選擇在某些情況下會對檢驗結果產生質的影響。
為了提高試驗操作的規范性和統一性,保證檢測結果的公正性,建議各產品標準應明確規定紕裂測試方法中夾具的有效尺寸。結合紕裂指標和檢測經驗,建議夾具有效寬度統一采用5.0 cm。
2) 大部分服裝標準未明確規定采用哪種測量工具
目前,因為服裝標準沒有明確規定采用哪種測量工具,各檢測機構在測量工具上一般存在著兩種選擇:游標卡尺和鋼直尺。各檢測機構對注明參照了FZ/T 20019標準的產品標準普遍選擇游標卡尺(實際上,FZ/T 20019也只是建議采用游標卡尺),對其他沒有具體規定的選擇鋼直尺或游標卡尺測量。
GB/T 2664–2008、GB/T 2665–2008和GB/T 2666–2008等標準明確規定采用鋼直尺測量。顯然鋼直尺的精度比游標卡尺低得多,誤差大,而且更容易受檢驗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2],所以采用鋼直尺作為測量工具明顯降低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用游標卡尺測量一塊縫制面料的紕裂程度為3.20 mm,按0.5 mm梯度修約后為3.0 mm,而同一縫制面料采用鋼直尺測量值為3.5 mm,結果相差很大。對于在合格邊沿的產品,精確度顯得更為重要,更需要用游標卡尺來精確測量縫口脫開程度。鑒于以上情況,建議各標準統一規定采用游標卡尺作為紕裂試驗測量工具。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