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紡織品提出了舒適性、功能性等更高的要求。拒水紡織品即是紡織產品不斷向高性能、多功能方向發展的功能織物之一。織物拒水整理的歷史悠久,已研究或使用過的拒水劑種類繁多,目前常用的拒水劑主要是有機硅和含氟化合物。其中含氟拒水劑既具有拒水性,又具有拒油性,添加少量即可獲得顯著的拒水效果,且不損害纖維原有的風格,因而得到了迅速普及和推廣,成為拒水劑的主流[1]。然而含氟類化合物價格昂貴且存在環境影響問題[2~3]。因此,采用新型的無氟整理技術已成為當今拒水整理的研究熱點之一。將溶膠2凝膠技術應用于紡織品拒水整理是當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4~6],但應用于滌綸織物拒水整理的報道不多。本文以正硅酸四乙酯為前驅體,氨水作為催化劑制備了二氧化硅溶膠,并將其整理到滌綸機織物上,然后將水解后的長鏈烷烴硅氧烷通過自組裝方式賦予織物拒水性能。
1 試驗
1.1 材料與試劑
材料:滌綸機織布(646/ 478根/ 10cm)
試劑:正硅酸四乙酯、冰醋酸、氨水、無水乙醇(均為分析純)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均為工業品) 。
1.2 儀器與設備
Nano2ZS型納米粒度與電位分析儀(英國馬爾文儀器公司) 、OCA40型視頻接觸角測量儀(德國Dataphysics 公司) 、JSM25600LV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株式會社) 、RoachesWashwheel 皂洗牢度試驗儀( Roaches Engineering LTD.) 、H10K2S型雙臂萬能材料試驗機(美國Tinius Olsen公司) 、WSB2Ⅱ型白度計(溫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YG461E型電腦式透氣性測試儀(寧波紡織儀器廠) 。
1.3 二氧化硅溶膠的制備及其對織物的整理
向圓底燒瓶中加入乙醇、氨水,一定溫度下攪拌30min。然后滴加一定量的正硅酸四乙酯,攪拌90min。取出陳化60min后,測試粒徑,并對織物進行整理。織物整理工藝:一浸一軋(帶液率70%~80%) →80 ℃烘3min
烷烴硅氧烷的水解及自組裝過程將不同碳長的烷烴硅氧烷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中,再加入適量的冰醋酸和去離子水,在室溫下攪拌60min。將經二氧化硅溶膠整理后的布樣浸入該水解液中60min,取出室溫晾干后,放入預熱至120 ℃的烘箱中烘60min。
1.5 測試方法
(1)接觸角測試:使用OCA40型視頻接觸角測量儀進行接觸角測試,水量為6μL ,當水滴與織物接觸60s后讀數。在同一樣品的不同位置測量5次,取平均值。
(2)耐洗性能測試:按AATCC測試方法61- 2003《洗滌不褪色,家用和商用:加速》測試。
(3)織物斷裂強力測試:根據GB/ T3932- 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測定———條樣法》測試。
(4)白度:將試樣疊成8層,在WSB2Ⅱ白度計上按GB8425- 1987標準方法進行測試。
(5)透氣性:根據GB/ T5453- 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試》標準測試。
2 結果與討論
氨水用量對二氧化硅溶膠粒徑的影響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