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纖維具有強力高、涼爽透氣、懸垂性好、抗菌防蛀和吸濕(熱)散濕(熱)快等優點;棉纖維則具有優良的吸濕性、保暖性和柔軟性。將亞麻和棉混紡可兼具二者優點,適于制作高檔服裝。由于麻纖維結晶度高、含雜多和纖維硬度高,其面料具有刺觸感,因此,本試驗采用特殊工藝進行染色加工,以克服以上缺陷。
1染整加工工藝
1.1織物
165cm180~220g/m2亞麻/棉(55/45)混紡針織物
1.2工藝流程
前處理→酶處理→染色→定形整理
1.2.1前處理
亞麻/棉混紡織物染色前需去除蠟質、含氮物質、色素和礦物質等,否則會影響織物的手感、色澤和色牢度,一般采用溢流染色機處理。
煮漂工藝配方/(g/L)
雙氧水(27.5%)5~8
穩定劑1.5~2
NaOH1.5~2
精練劑2
pH值10~12
1.2.2酶處理
(1)除氧
該工序的目的是去除煮漂后殘留的雙氧水,保證染色均勻、防止色花。
工藝配方/(g/L)
除氧酶/%0.1
HAc1~1.5
溫度/℃40
時間/min30
(2)生物拋光
采用纖維素酶對混紡織物進行拋光,以改善其外觀和手感(主要針對亞麻纖維)。
工藝配方/(g/L)
纖維素酶/%1.5~2
HAc1~1.5
浴比1∶10
溫度/℃55
時間/min50
工藝曲線

1.2.3染色
(1)染料選擇
亞麻纖維屬于纖維素纖維,可采用單活性基和雙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后者含有兩個活性基,增加了染料與纖維的反應機會,染色重現性和勻染性好,提高成品的色牢度,所以大多采用后者。
(2)染色工藝
工藝配方/(g/L)
活性染料/%x
螯合分散劑1.5~2
勻染劑1.5
元明粉10~80
純堿5~20
工藝流程染色(60℃×40~60min)→酸洗(HAc1g/L,25℃×10min)→皂洗(90℃×20min)
→熱水洗(60℃×10min)→酸洗(HAc1g/L,25℃×10min)
工藝曲線

元明粉、純堿要分批加入,以降低上染和固色速率,保證勻染。
1.2.4定形、整理工藝
亞麻
(1)烘干
采用松式烘干機,烘干溫度120℃左右;車速8~10m/min。
(2)浸軋硅油及麻用柔軟劑定形
氨基硅油/(g/L)20~30
麻用柔軟劑/(g/L)10~20
一浸一軋軋液率60%
定形溫度/℃160~165
定形時間/s45~55
定形整理后,織物滑爽度接近全棉織物,由于纖維自身特點,其蓬松度和柔軟性略遜于純棉織物,但懸垂性較好。
2結論
加工過程中采用特殊酶處理工藝以改善麻纖維的手感,克服了纖維茸毛多的缺點;浸軋硅油和麻用柔軟劑定形,則顯著改善麻的刺癢感,使成品面料更加適合
于制作高檔服裝。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