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纖維,這是美國的Wellman Inc.用100%回收聚酯瓶為原料生產的纖維,商品名稱為Fortrel EcoSpun.用這種纖維做的產品正在增多。第一個產品是由Patagonia于1993年秋生產的套衫,現已擴大到制造保暖內衣、睡裝、枕頭、茄克衫和鞋帶等.這種纖維所以會受歡迎,是因為小孩和消費者懂得環保的重要.
二、微纖維(Microfibers)
近年來,開發的微纖維的細度為1.0~<1.0旦,傳統纖維的細度通常為1.0~4.0旦.超細纖維的細度一般指0.3和<0.3旦,以日本生產較多,主要用以制造合成皮革和清潔布.
微纖維織物與常規纖維織物不同,前者的表面積大得多,同時微纖維織物的手感如絲般的柔軟,因此在化學加工中會表現出不同的性能.如何制訂最佳工藝以及柔軟整理是否能進一步增進它的獨特的手感、如何選用柔軟劑等,都是感興趣的研究內容。
經對聚酯纖維仿真絲性能的努力改進,自90年代以來,日本的化纖生產進人了“Singosen”時代,即新合纖時代。仿真絲的技術要點是:截面形狀的設計;增進懸垂性;產生適度膨松和柔軟的手感;如天然絲般的外觀.日本之所以在新合纖這類刨新的產品方面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纖維制造者與紡織品制造者之間有較長的密切合作的歷史。
1994年夏在美國Greenville舉行的“紡織世界微旦纖維會議(Textile world Microdeier Fibers Conference)”傳出了對這個引起大家興趣的纖維的最新發展信息??偟目捶ㄊ俏⒌├w維比天然絲細,是一種具有高價值的纖維,有廣闊的用途,除用于服裝外,在裝飾和工業方面都能有新的用途。尋找新用途的競爭已開始。
微旦纖維在美觀和功能兩方面都有價值。美觀是指柔軟和懸垂性;功能是指依靠結構變化可做到高度拒水的透氣織物.與此同時還能感受到舒適和能隨便穿(easy care)。
最旱開發的是聚酯微纖維。由于微纖維的出現,使現在的市場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美國的消費者已不像10年前那樣不喜歡聚酯,歐洲也是如此。因此應抓住機會改變織物結構和式樣,吸引消費者。同時微纖維由于纖維細,可以做成緊密織物,具有抗滲性和透氣性.因此聚酯微纖維可開發的工業用途有:空氣袋、抗滲織物、船帆、降落傘和氣球.正在進行應用的方面為人造血容器、廢水處理、防塵罩、防護服、人造革、空氣過濾器、外科用面罩等。將微旦短纖維包在抗微生物的醋酯長絲外,做成背帶用于外科手術后,可抗菌同時使人體感到舒服。
DuPont公司最新的微纖維Mcromattique XF(Extra fine)細度為0.3旦。產品是200根長絲組成的70旦變形絲,手感柔軟,不需堿減量處理。
繼聚酯微纖維后,還開發了聚丙烯腈和聚酰胺微纖維,它們的產品已進入市場.
Cytec Industries生產的Microsupreme,0.9dpf的聚丙烯腈微旦纖維,有原色和著色兩種,4年前開發,1年前進入市場.目標是針織外衣、襪子、非織造織物、起絨織物等。聚丙烯腈微纖維的制成品已進入了原來并不是腈綸纖維制品的市場。
聚酰胺微旦纖維在美國的首先目標是制成天鵝絨出口,已被較多地用作裝飾織物.他們認為,這種織物最終會進入美國市場。
Courtaulds Pibers Inc.在1994年AATCC國際學術年會和展覽會上展示了微旦粘膠纖維。
對不同品種的微旦纖維織物和不同的最終用途,需研究制訂不同的化學加工方法.表1所示為在美國的微旦纖維制造商和產品。
注:F—長絲;MD-細旦;POY-低取向絲;PT-化纖廠生產的變形絲;S-短纖,T—散纖.
三、牛仔布(Denim)
國際上對牛仔布的最新評價是:牛仔布得到全世界的歡迎,因為它象征休閑,穿了舒服,適合于各種年齡層次。牛仔布有各種顏色和花色,如提花織物。不僅可用于做牛仔褲,還能做成各種服裝包括時裝,如襯衫、茄克衫、短褲、裙、連衣裙、背心等,還有其他各種用途如用以制作家具布、橡膠底牛仔布面輕便鞋、帽子、罩被、窗簾等。一些制造商說,這種織物的應用是無止境的,無論何種物品一旦用上牛仔布,人們就會購買.雖然牛仔布市場曾經有過周期性,但現在的趨勢是峰、谷之分已不明顯,已從周期循環中走出來。所以牛仔布的流行是一個趨勢,而不是一時的風尚.
美國的許多工廠都在增加靛藍(Indigo)染色生產線。其中新建的Graniteville(S.C.)Co.擁有最新的40頭、8浸靛藍繩染生產線,以適應目前的勞動布市場和今后消費者要求更新及不同的喜愛.這是一家當前世界上最新的用Indigo染色的工廠。
牛仔布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顏色,但當前最受歡迎的是黑色套染.對用Indigo染色的來說,三種色澤最受歡迎,即石洗、浸漬2次(2dips)暗藍色和過漂.
有人研究利用Indigo的環染性能,改變染色介質的PH值,如從原來的PH值12.0~12.7改至10.8~11.2,使染料和纖維的離子化程度降到最低以提高瞬染率,增加環染程度,從而達到節約染料、減少洗滌對氧化劑用量或縮短洗滌時間的效果.這樣帶來的好處是提高了洗滌效率、降低染色和洗滌成本、減少環境污染。
如何提高靛藍染色色澤重現性和做成服裝洗后色澤重現性,也是一個被關心的問題。研究結果認為染浴PH值的選擇和保持PH值的穩定很重要,例如可用緩沖溶液來控制.牛仔布的Eco-products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回收的聚酯飲料瓶創成的纖維用于牛仔布,混紡比為棉滌80/20,每條牛仔褲相當于含有2個大瓶.顏色主要是Indigo、黑色和原色三種,已經或即將進入市場。另一種是用50%回收牛仔布碎片的纖維混紡而得的產品.牛仔布和服袋加工中用纖維素酶處理,可以獲得不同的整理效果.可從采用不同品種的酶和改變處理工藝參數來達到所需的最終效果.
四、成衣染色
成衣染色周轉快、庫存小,能根據市場要求更新顏色、款式,是一種能夠根據市場需求,作出快速反應的加工方式.8~10年前,成衣染色的服裝以極快的速度進入市場。1990年時曾期望成衣染色可占15%,但實際是6%.推測的原因是服裝的外觀不‘整潔”;色澤重現難;許多染色者做不到高溫染聚酯(滌棉混紡除混色的外都不能做);很多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不懂成衣染色的復雜技求.經過幾年來染料制造者、設備制造者和染色者的共同努力,以電子技術取代了憑經驗的操設備大為改進并趨向標準件化,有的染色設備的壓力可達
7.5psi(磅/平方英寸),溫度達113℃,從而使成衣染色在新的基礎上普及起來.目前美國大約有40~50套成衣染色設備在運轉.
用于成衣染色的染料主要是直接、活性和涂料.硫化、還原染料和熒光增白劑有少量應用.除涂料外,其他染料的成衣染色工藝與常規的吸盡法染色工藝相同.成衣涂料吸盡法染色的原理是使需要染色的服裝的纖維陽離子化.成衣在染色前,用陽離子涂料接受劑預處理,使之帶正電荷.涂料不溶于水,制備時加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分散劑,所以它們帶負電荷,染色時便沉積于帶正電荷的衣服表面,通過粘合劑固著,衣服烘干時進一步熱固著,提高牢度。涂料染色可在槳輪式染色機中進行.
成衣染色后的整理加工,根據要求而定,可經柔軟劑、樹脂整理劑(見后整理)或其他化學用劑處理。
當前機織成衣流行礦物染料色調,而不是明亮的色澤.最熱門的品種是用涂料染色的針織成衣,其顏色漂亮,染色后再印花或繡花.發泡印花和三維繡花都能得到立體效果,更受歡迎.
另一方面,由于染色者對染色科學懂得更多,染料制造者改進了技術服務,染色者和零售商都知道如顏色選得不好,可重染至比較喜歡的顏色,因此出現了一個新的事物,即染色者對服裝制造商提供可以重染的很重要的服務。
今后成衣染色準備向生產整潔、顏色鮮明的男女襯衫和真他服裝的方向發展。雖然尚未經過廣泛的實踐,但認為它是一個可以開發的領域.
五、后整理
1.防皺整理
美國AATCC 1994年的國際學本會議被稱為是Wrinkle-Free AATCC Conference,表明“不皺”服裝再次成為熱點.這次年會反映出使紡織品和服裝得到所需的功能及美觀的后整理的研究和技術進展工作迅猛增加.其重點的重點是服裝的耐久壓燙(DP)整理.使褲(寬松褲)和襯衫整齊的線條以及不皺的外觀,加速了“皺舊年代”的讓位.這個趨勢是從100%棉防皺整理男士便褲開始的。幾個大的服裝制造商將這類產品推向市場,穿時不易皺、家庭洗衣機洗和轉鼓烘干后仍保特不皺的外觀。現在市場對全棉襯衫、女士服裝以及法蘭絨、燈芯絨和亞麻等服裝都有防皺整理的興趣。
*AATCC國際學術會議是美國唯一完整反映紡織化學研究和技術進展的年會.
由于消費者對防皺整理重新感興趣,促使織物整理者考慮如何以原有工藝來適應市場需求,也推動了許多服裝制造者考慮成衣防皺整理問題??椢镎碚邔?span style="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P整理劑和整理后會發生的問題都是熟悉的,但成衣整理者并不熟悉DP整理劑和整理后會產生的強度損失以及成衣整理強度損失可能是更大的問題。
為了提供好的防皺整理服裝,服裝制造者可以有兩種做法:
(1)用經過防皺(或DP)整理的織物做服裝有前焙烘(pre-cure)和延遲焙烘(post-cure)兩種工藝.前焙烘工藝即習慣上稱的軋-烘-焙工藝,織物的防皺整理已在染整廠完成,直接做服裝便成.延遲焙烘工藝最早由Koret公司于1961年提出,即Koretron加工法。其加工過程為:織物浸軋DP整理劑→烘至規定的含濕量→打卷→外面包塑料裝以免運輸、放置過程中失濕。裁剪、做成服裝后高溫壓燙,使成衣整體平整以及在所需處壓上褶?。缓髮⒁路煸谶\送帶上送至焙烘房進行焙烘,完成防皺整理加工。
(2)成衣防皺(或DP)整理
因為成衣染色有可能獲得獨特的染色效果,再經防皺、柔軟等整理,在外觀和手感上會取得成功.近年來防皺整理發展的一個新工藝,即成衣防皺整理.
成衣防皺整理是用吸盡法將DP整理劑施加到服裝上,按常規脫液、烘干。然后進行恰當的壓燙和焙烘,這是關鍵.壓燙不恰當會導致焙烘后得不到好的效果。對每個新款式的織物必須進行壓燙時間和溫度試驗,然后才能成批生產.焙烘在烘房里進行,有分批或履帶式兩種.熱源可以是氣體或電。每次可容納1~20打服裝,固定位置焙烘6~15min。履帶式的產量約為1500件/h.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