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不同處理棉纖維的結晶結構
用x-射線衍射儀測得上述四種棉纖維的衍射峰、結晶度和推斷的晶型等,見表2。
表2不同處理棉纖維的x-射線衍射峰、結晶度、晶型
樣品 | 衍射峰2θ(°) | 結晶度(%) | 晶型 |
未處理棉 | 15.40;16.45;23.00 | 73.0 | 纖維素I |
液氨棉 | 11.95;15.6;16.80;21.00;22.75 | 53.3 | 纖維素l+纖維素Ⅲ |
未處理/交聯棉* | 15.75;17.53;23.90 | 60.7 | 纖維素I |
液氨/交聯棉 | 12.36;15.69;21.84;22.74 | 66.8 | 纖維素l+纖維素Ⅲ的變體或纖維素Ⅱ |
注:*與表中另外三個樣品不是同一次測定,可能是導致衍射峰數據偏大的原因。
從表2可以看出,與未處理棉比較,液氨處理和交聯處理都使纖維的結晶度下降,分別下降了19.7個百分點和12.3個百分點。而液氨處理后的棉經交聯后,結晶度有所提高(提高了13.5個百分點)。
從表2衍射峰的數據可知,未處理棉經液氨處理后,衍射峰發生了變化,除了纖維素I的特征峰外,在衍射角2θ等于11.95°和21.00°處也有衍射峰,這是纖維素Ⅲ的特征峰。說明液氨處理會使棉纖維中晶體的晶型部分由纖維素I轉變成纖維素Ⅲ。液氨棉經過交聯處理后,衍射峰再次發生變化,在衍射角2θ等于12.36°和21.84°處出現了兩個衍射峰,這是纖維素Ⅱ的特征峰,而原有的纖維素Ⅲ的特征峰消失了。這說明交聯會使液氨棉的纖維素Ⅲ晶型消失,可能生成纖維素Ⅲ的變體或纖維素Ⅱ。這種變化尚未見相關報道。未處理棉交聯后,仍只存在纖維素I的特征峰,交聯處理并未改變它的晶型。
3·3不同處理棉纖維的孔穴結構
3·3·1孔穴體積
對實驗數據進行擬合,可得不同處理棉纖維的水分子可及孔穴體積VH2O(見表3),VH2O代表了單位質量纖維內部所有水分子可及孔穴體積。
表3不同處理棉纖維水分子可及孔穴體積VH2O
纖維種類 | 末處理棉 | 液氨棉 | 未處理/交聯棉 | 液氨/交聯棉 |
VH2O(ml/s) | 0.2202 | 0.2106 | 0.1465 | 0.1609 |
由表3可知,液氨/交聯棉和未處理/交聯棉的VH2O都分別小于未交聯的,減少23.6%和33.5%,說明交聯后總的水分子可及孔穴體積都明顯減少。
根據式(2)、(3)、(4)可求得不同處理棉纖維內部微分可及孔穴體積v與孔穴直徑的分布圖,如圖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液氨棉經過交聯處理后,孔穴直徑大于24?的孔穴體積減少較明顯,小于24?的孔穴體積稍有增加。與液氨棉相似,未處理棉交聯后,孔穴直徑大于28?的孔穴體積大大減少,小于28?的孔穴體積也稍有增加。這兩種交聯棉纖維內孔穴直徑大于49?的孔穴體積分布很相近,而液氨/交聯棉小于49?的孔穴體積則比未處理/交聯棉大得多。
液氨棉纖維的VH2O比未處理棉纖維小4.4%,但液氨/交聯棉的VH2O卻比未處理/交聯棉的大9%左右。交聯后兩種棉纖維內的小孔穴含量都有所增加,大孔穴含量有明顯或較明顯的減少。這說明交聯后兩種棉纖維的孔穴尺寸分布范圍都變窄,且纖維內主要存在的是尺寸較小的孔穴,因此可推測大分子鏈的排列趨于緊密的可能性很大,即纖維的致密性提高。這與圖1纖維縱向表面觀察結果一致。未處理/交聯棉和液氨/交聯棉的大孔穴含量相近,但小孔穴含量后者遠高于前者,可以認為液氨/交聯處理后,棉纖維內部的孔穴尺寸分布比未處理/交聯棉更加集中,即孔穴尺寸更均勻。
3·3·2孔穴表面積
按式(5)求得不同處理棉纖維內部累積孔穴表面積分布見表4,表中直徑為10.14?的數據是水分子可以進入的累積孔穴表面積SH2O。
表4不同處理棉纖維內部累積孔穴表面積
D(?) | 未處理棉S(m2/g) | 液氨棉S(m2/g) | 未處理/交聯棉S(m2/g) | 液氨/交聯棉S(m2/g) |
1014 | 134.36-211.95 | 181.6-286.60 | 116.61-183.95 | 166.47-262.60 |
15 | 11154-175.96 | 141.96-223.94 | 92.11-145.30 | 125.91-198.62 |
30 | 56.62-89.31 | 54.80-85.31 | 32.11-50.65 | 35.49-55.99 |
45 | 28.73-45.32 | 20.28-31.99 | 10.99-17.33 | 10.14-16.00 |
60 | 15.21-23.99 | 8.45-13.33 | 4.14-6.53 | 3.56-5.61 |
150 | 1.61-1.83 | 0.43-0.67 | 0.15-0.23 | 0.10-0.17 |
從表4可以看出,未處理棉和液氨棉經交聯處理后,水分子可及孔穴的累積孔穴表面積均減少了。這是由于尺寸大于30?的孔穴的累積表面積減少了,而尺寸在10.14?-30?的孔穴的累積表面積變化不大。液氨/交聯棉內尺寸大于30?的孔穴的累積孔穴表面積與未處理/交聯棉接近,但總的累積孔穴表面積(即SH2O)比未處理/交聯棉大得多。因此,液氨/交聯棉比液氨棉的吸濕性可能略差,但比未處理/交聯棉的吸濕性可能要好很多。
3·4不同處理棉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
用相同的交聯處理工藝,對未處理棉和液氨棉進行交聯處理,然后測定它們的部分物理機械性能,如表5所示。
表5不同處理棉織物物理機械性能
樣品 | 平均單紗強力(經/緯)(N) | 斷裂延伸度(經/緯)(%) | 撕破強力(經/緯)(gf) | 折皺回復角(經+緯)(°) |
未處理棉 | 2.8-2.6 | 14.0-17.7 | 893-718 | 135 |
液氨棉 | 2.7-2.8 | 13.5-19.5 | 1003-848 | 175 |
未處理/交聯棉 | 1.3-1.3 | 10.1-11.5 | 470-318 | 229 |
液氨/交聯棉 | 1.6-1.5 | 10.3-12.6 | 621-547 | 240 |
從表5可以看出,未處理棉和液氨棉經過交聯處理后,經緯向的平均單紗強力、斷裂延伸度和撕破強力都比交聯前下降,折皺回復角明顯提高。與未處理/交聯棉比較,液氨/交聯棉的各項物理機械性能都較未處理/交聯棉好。說明液氨處理有助于交聯后織物物理機械性能的改善。
液氨/交聯棉比未處理/交聯棉的孔穴尺寸分布均勻,有助于在受到外力時應力的較均勻分布,從而使織物的平均單紗強力提高,同時對提高織物的撕破強力也有貢獻。
此外,還進一步研究了液氨處理、液氨/交聯處理在精梳高支純棉府綢(120S/2×120S/2,160×100)上的應用特點。表6列出了以不同濃度的SDP分別處理絲光、液氨和絲光/液氨半制品后織物的性能。表7為無甲醛交聯劑NDP的處理結果。
表6三個不同前處理半制品經SDP交聯處理后的性能
試樣(SDP濃度,%) | 斷裂強力/保留(緯)(N/%) | 斷裂延伸度(緯)(%) | 折皺回復角(經+緯)(°) | 釋放甲醛(μg/g) | |
絲光 | 4.5 | 222/53 | 9.8 | 250 | 71 |
5.0 | 200/48 | 11.6 | 255 | 68 | |
5.5 | 176/42 | 9.7 | 258 | 99 | |
未處理 | 419/100 | 17.4 | 107 | ||
液氨 | 4.5 | 211/52 | 11.3 | 266 | 62 |
5.0 | 207/51 | 13.0 | 268 | 66 | |
5.5 | 191/47 | 10.9 | 275 | 94 | |
未處理 | 408/100 | 19.5 | 136 | - | |
絲光液氨 | 4.5 | 206/54 | 11.7 | 254 | 68 |
5.0 | 201/53 | 10.8 | 262 | 65 | |
5.5 | 175/46 | 11.2 | 265 | 99 | |
未處理 | 380/100 | 18.6 | 136 | - | |
表7三個不同前處理半制品經NDP交聯處理后的性能
試樣(NDP用量,g/L) | 斷裂強力/保留(緯)(N/%) | 斷裂延伸度(緯)(%) | 折皺回復角(經+緯)(°) | ||||||
絲光 | 250 | 233/55 | 11.6 | 255 | |||||
未處理 | 426/100 | 18.1 | 114 | ||||||
液氨 | 200 | 236/54 | 12.8 | 259 | |||||
未處理 | 436/100 | 20.2 | 155 | ||||||
絲光/液氨 | 200 | 222/53 | 12.1 | 255 | |||||
未處理 | 418/100 | 18.5 | 147 | ||||||
表6結果表明,絲光棉的SDP用量比液氨和絲光液氨的多0.5個百分點時,其回復角仍低近10°,強力保留和斷裂延伸度也都低一些。液氨和絲光/液氨棉經交聯處理后織物的各項性能較接近,但值得注意的是絲光/液氨交聯整理品的指標都略低于液氨交聯整理品的。
從表7也可以看出與表6類似的結果,與絲光棉相比,液氨、絲光/液氨棉用較少的交聯劑就可達到相近的回復角水平。
織物彎曲性能和剪切性能都反映織物手感的柔軟程度。兩類指標越小,說明織物的手感越柔軟。表8所示為棉織物經不同加工后的彎曲性能和剪切性能。彎曲剛度B表示面料抵抗彎曲變形的能力,定義為面料的曲率發生單位變化時單位寬度試樣所受的彎矩;彎曲滯后矩2HB反映面料彎曲變形
中粘性的大小。剪切剛度G表示面料抵抗剪切變形的能力,定義為單位剪切變形時單位寬度試樣上所受的剪切力;剪切滯后矩2HG和2HGS都反映面料剪切變形時粘性的大小。
從表8可以看出,液氨棉與絲光/液氨棉的柔軟度較接近,絲光棉明顯較低。絲光/液氨棉經SDP交聯處理后因柔軟劑的作用,織物的柔軟度進一步提高。NDP交聯處理品的柔軟度稍低于SDP處理品。
因此,液氨作為交聯處理的前處理能在降低交聯劑用量的情況下,保持較高的回復角值以及斷裂強力保留和斷裂延伸度,還可賦予織物柔軟舒適的手感。
表8棉織物經不同處理后的彎曲性能和剪切性能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