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由于紡織染整助劑的大量使用,紡織染整在濕加工過程中,有大量泡沫產生,使生產操作不便,生產能力降低,產品質量下降,給正常操作帶來困難。因此,紡織染整行業要消除有害泡沫。事實證明,使用消泡劑消除有害泡沫,是紡織染整行業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方法。
以下是我們在紡織印染用消泡劑研制和客服方面的一些體會,包括紡織印染用消泡劑研制的經驗,性能測試的多種方法,如何選用紡織印染用消泡劑等。
2紡織印染用消泡劑研制
2.1紡織印染對消泡劑的要求
對消泡劑性能的要求最應該得到關注。作為直接使用者紡織印染廠,看重消泡劑的使用性能,通過上機試用確認產品質量,要求消泡劑:粘稠度不宜過高、便于使用、便于控制添加量、成本經濟,消泡迅速且抑泡持久,分散性好、不漂油、無硅斑,安全無毒、符合環保要求。印染助劑公司,自產多種助劑產品,重在配套,要求消泡劑:產品濃稠、便于稀釋和復配,產品有較長的保質期,產品具有高的性價比,解決與助劑的復配、提供技術支持。染化料的貿易商,多有成熟用戶,要求消泡劑:產品具有高的性價比,產品質量穩定,提供技術支持。
實踐證實,紡織印染用消泡劑應具有:消泡迅速和抑泡持久,具有高的性價比;分散性好、耐高溫、耐酸堿、耐電解質、耐剪切,與各種染化料配伍性能好,不漂油、無硅斑;安全無毒、符合環保要求;質量穩定,適宜的粘稠度和濃度,便于使用、稀釋;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支持。為了能提供理想的紡織印染用消泡劑,滿足紡織印染行業對消泡劑的要求,國內外研究者和制造商都在不懈地工作。
2.2紡織印染消泡劑的研制
消泡劑品種較多,通常分為硅系和非硅系兩類。
2.2.1非硅系消泡劑:多是單一成分,如異辛醇、皂片、磷酸三丁酯、煤油和聚醚等。也可以將幾種成分進行復配,提高功效。利用脂肪酸及酯等乳化劑將脂肪醇類、脂肪酸酰胺、聚醚和礦物油等復配乳化制成水乳液,也是普遍使用的消泡劑。
2.2.2硅系消泡劑:我們將有機硅乳液型消泡劑按乳化體
3.1紡織印染消泡劑技術要求
3.1.1外觀:液體消泡劑為白色至微黃色均勻乳狀液體。粉狀固體消泡劑為具有一定流動性的粉狀體。
3.1.2理化指標:紡織印染消泡劑的理化指標應符合表1的要求。
3.2試驗方法
3.2.1外觀:目測。
3.2.2pH值測定:稱取1g試樣(準確至0.1mg)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按GB/T6368的規定進行pH值的測量。

3.2.3離心穩定性:將消泡劑在3000r/min的離心機上離心分離30min,觀察其分層情況。
3.2.4穩定性:將2g消泡劑樣品放入小試管中用水稀釋10倍,浸入沸水中受熱lh,測其熱穩定性。
3.2.5不揮發物含量:稱取約2g(精確到0.1mg)試樣于潔凈恒重W0的蒸發皿中,置于105(±2)℃烘箱中干燥3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卻30min后稱量W2。W2—W0不揮發物含量X%=×100W1—W0式中W0——玻璃蒸發皿重量,W1—試樣和玻璃蒸發皿烘焙前重量,W2—試樣和玻璃蒸發皿烘焙后重量,兩次平行測定之差應≤0.5
4)洗衣機法:在生產及實驗室中,也有采用帶加熱的滾筒洗衣機來評價消泡劑的泡沫性能的。以上4種測定方法,各有側重,可根據實際應用的工序和所適用的環境來確定。
3.2.7其它性能:
1)消泡劑水分散性。攪拌下,將90g工藝水分次緩慢加入裝有10g消泡劑的燒杯中,輕輕搖蕩,觀察其在水中的分散情況(優:迅速擴散;中:大部分分散很慢,且有少量絮狀物較難分散;差:不易分散,且絮狀物較難消失,杯壁有油)。
2)耐高溫(高溫高壓蒸煮試驗)。取一定量消泡劑YAT722于燒杯中,用4倍左右的水稀釋均勻,置于高壓鍋內蒸煮,當溫度上升到130℃時開始計時,恒溫恒壓蒸煮2個小時,冷卻降溫至室溫。取出樣品觀察耐高溫高壓
4.4染色——高溫溢流用消泡劑
滌綸織物在進行高溫噴射染色時,為達到勻染性,必須使織物在機內高速運行。如果泡沫存在,非常容易造成染色不均及染斑等現象。為此必須在染液中加入一些耐高溫耐剪切的消泡劑,使泡沫在短時間內迅速消除。
針對染整廠家的需求我們開發生產的高濃度耐高溫強堿消泡劑YAT722,經在印染加工行業中試驗,發現消泡劑YAT722耐高溫(130℃)、耐強堿、消泡抑泡好,同時具有優秀的自乳化性能、抗高剪切、不漂油,特別適用于紡織行業高溫溢流染色工藝。
4.5后整理——柔軟劑、軟片用消泡劑
后整理柔軟劑中減少泡沫,一是在化軟片(膏)制備柔軟劑乳液時,加入消泡劑來消除泡沫或獲得低泡效果;二是使用低泡軟片(膏)得到低泡效果。試驗表明,前者獲得的柔軟劑能保持更好的低泡性能,而且只要選用合適的消泡劑,還可降低成本。低泡軟片(膏)只不過是在軟片制備切片前預先加入了消泡劑而已,生產和貯存過程中內含的消泡劑抑泡能力會有所降低。
5如何正確使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