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棉織物前處理加工流程、目的及工藝
1、燒毛:(氣體燒毛機應用最廣)
原理:原布以來幅狀迅速通過火焰或赤熱的金屬表面,利用絨毛和布身的溫度不同的原理,把表面絨毛去掉,而織物本身卻未受到損傷。
目的:使織物表面光澤、改善織物外觀提高染色質量(燒毛3~4級)。
2、退漿
原理:利用退劑能與漿料發生化學或物理反應,從而使漿料脫落下來。
(堿退漿、酶退漿、酸退漿、氧化劑退漿)
目的:去除織物上的漿料,提高染色質量。
堿退漿工藝
(1)平幅浸扎6~10g/L的燒堿溶液,溫度為70~90℃,然后水洗。
(2)繩狀軋堿,濃度10g/L左右,溫度50~70℃,繩狀堆置12h小時。
堆置時注意保溫、保濕、防止風干。然后繩狀水洗。(滌棉混紡織物宜用平幅退漿和水洗)
3、煮練:
原理:燒堿(NaOH)與雜質作用使之發生化學反應變為可溶性物,經水洗除去。或使之膨脹經機械作用洗除。
目的:去除織物上的天然雜質,提高潤濕性,提純纖維改善纖維的外觀性能。
助劑的作用及處方:
煮布鍋:1:3~4、10~15g/L
NaOH(主煮劑)
連續繩狀汽蒸25~30g/L(非硅吸附劑)
(1)NaSiO3吸附鐵質,防止銹漬和銹斑,吸附天然纖維的雜質和分解物,而織物滲透性能和白度獲得提高。實際生產中,一般為1.5~3g/L或是布重的0.4%。
(2)Na2SO3它的加入有助工棉籽殼的去除。因為它能使木質素變成可溶性的木質磺酸鈉,又能使蛋白質及果膠發生分解,變成氨基酸鈉鹽,另外,它具有還原性,有防止棉纖維在高溫帶堿情況下被空氣氧化受損致脆。一般用量是0~0.5%(對布重)。
(3)表面活性劑平平加O有提高潤濕性的作用,有利于堿液的滲透。用量一般為布重的0.5~1%。
(4)Na3PO4具有軟水作用。用量一般為布重的0~1%。
工藝:軋堿(50~60℃、8~15%)→進鍋→煮練(1.7~2atm、3~5h、120~130℃)
H2O2漂白中,H2O2的分解產物有HO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