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翠藍G是銅酞箐染料,染料索引號為C,I,V,Blue21。其分子母體由四只吲哚啉縮合后與銅離子絡合而成,在所以染料中,酞箐結構的染料體積最大。 活性翠藍G有較高的日曬牢度,在1/1標準深度時,仍可達到6級(ISO),即使在1/6標準深度時,仍可達到4-5級(ISO)。它具有鮮亮的翠藍顏色,這是其他任何結構的染料無法達到的。所以經常被用作染亮綠級艷藍色的主要染料。
1活性G翠藍的染色特性由于活G翠藍分子結構的特殊性,其染色工藝不同于其它染料。
1.1耐鹽析性 活性翠藍G分子量大,分子結構呈立體形態,50℃時的溶解度為40g/L,溶解于水以后,染料分子趨向于結晶化,在水溶解中呈溶膠狀。 活性G翠藍的溶解度對電解質相當敏感。當有電解質存在時,染料分子的結晶化現象更明顯,其溶膠逐漸凝聚成團狀。當電解質濃度超過一定量以后,這種凝聚會脫水形成沉淀。以化鈉為例,在室溫下靜止狀態,當濃度超過250g/L,數分鐘內染料就會發生沉淀,這種現象稱為鹽析。因此,活性翠藍G在染色時,滲透性和擴散性較差,染料在染色過程中容易積聚在纖維表面,造成表面浮色,如果不采用特殊用于,其染色牢度,如皂洗牢度,白布沾色和干濕摩擦牢度等就比較差,還經常會發生色花。 活性翠藍G 的鹽析現象隨溶液PH值的升高更加敏感,當溶液PH值大于10,足以使大部分染料的?.乙基砜基硫酸鹽發生消除反應,轉化為乙烯砜基。?-乙基砜基硫酸鹽是染料的溶解基團,轉化為乙烯砜基后,染料的溶解度瞬間下降。此時,如果溶液中有大量電解質存在,染料的鹽析現象將更加明顯。一旦出現鹽析,染色必定出現色花,色點,色漬染色深度明顯下降。
1.2上染速率 活性翠藍G的分子量較大,直接性也大,一旦被纖維吸收以后,較難析解,所以沾色牢度較差。但是活性翠藍G的親和力相當小,比移值(R)=1是所以活性染料中比移值最大的一只染料,即翠藍G上染速度相當慢,上染率也很低,在同樣的染色條件下,比其它染料更難被纖維吸盡。活性翠藍G是荷質比較小的染料,該類染料有一個共同點,即對電解質(促染劑)的鹽感度較小,當元明粉或鹽濃度〈30G/L時,促染效果較明顯,但是當濃度〉30G/L,促染效果明顯下降,因此,對于活性翠藍G,要提高其上染率,不能采用增加促染劑量的辦法,因為這樣會使染料發生鹽析。為了提高活性G 的上染率,一般都采用預加堿法,預加堿可以在染料加入之前,俗稱打底,通常采用純堿0.5-1G/L,溶液PH值控制在7.4-7.8,少量的堿劑使纖維素上的伯醇羥基的負離子轉化力增加,以吸引部份已經發生消除反應的染料,堿劑作為第二類有效的促染劑可以彌補該染料鹽感性較差的缺陷.但是打底所用的堿劑不能過多,溶液PH值不能太高,否則,反而會促使染料凝聚鹽析.
1.3 耐堿水解性 活性翠藍G的凝聚鹽析,常被誤認為是染料發生了水解反應,事實并非如此,翠藍G的耐堿水解性并不低,假如翠藍G發生鹽析以后,將已經鹽析的染料重新溶解(例如加入增溶性勻染劑,助溶劑,如尿素,硫脲等,或者加溫充分攪拌),其染料仍然可以上染并與纖維發生反應,但在實際生產上,并不可行,因為一旦發生鹽析,即使采用各種手段使它重新溶解,也必定會產生色花。
2推薦的染色工藝活性翠藍G 染色工藝可以采用高溫升溫法及降溫法
2.1 工藝分析在上述工藝中,染料的吸盡階段都超過90MIN,活性翠藍G上染速率較慢,通過高溫及延長吸盡時間提高上染率,在加堿因色前能保證上染率超過65%,盡量阡低固色開始以后染染浴中的殘留染料濃度。 高溫升溫法適合不耐高溫的拼色染料,降溫法適合耐高溫染色的拼色染料,并且染料的滲透和擴散較好,色牢度相對較商,兩種工藝的最終色光對活性翠藍G 影響不大,但對拼色組分的色光有所不同。
2.2 操作關鍵 在活性翠藍G染色工藝中,其加料方式較易出問題,因此無論是染料、元明粉或純堿都必須緩慢加入,在染色過程中,染料出現凝聚或沉淀往往不是在染缸內,而是在輔料缸。目前,許多設備都采用自動補料,染料,元明粉,堿劑均事前分別溶解以后,定時,定量用已稀釋的溶液補料,絕不會使染缸或輔料缸內局部濃度過高,這樣的加料方式比料穩定,一般不會出現 因染料凝聚而產生色點,色跡。但是,有許多設備還是依靠手工或半自動加料,甚至直接將固體倒入輔料缸中,然后用回流液來溶解,這種方法往往會造成輔料缸中濃度較高,使回流中的染料產生凝聚,甚至沉淀,假如在輔料缸中沖入300L含有染料的回流液,如果直接倒入50KG元明粉,則在輔料缸中的元明粉濃度可以達到160G/L,如要加入25KG純堿,在輔料缸的純堿濃度可以達到80G/L,這兩種情況都會使染料在輔料缸內產生嚴重凝聚并沉淀,使染料析出面粘附在缸壁上,也會隨著染液的旋轉,粘附在中央產生的泡沫邊加入各輔料,這就使輔料缸內的輔料組分任何時刻都處于低濃度,相對接近染缸內的濃度。補料始終在流動,與染缸中的濃度盡可能達到平衡,例如,回流液以100L/MIN的流速進入輔料缸,而輔料缸又以100L/MIN的流速進入染缸,如果在25分鐘內加入50KG純堿,則在25分鐘內輔料缸的總流量可以達到2.5T,其輔料缸內的堿濃度基本在20G/L,這時不可能出現染料凝聚鹽析.加料時無論是元明粉還是堿劑,始終保持低補入,高流量,一般不會出現色點,色漬.除此外,染液溫度越高,流動越大,染料在凝聚及鹽析傾向越小,染液溫度低,流動越小,染料的凝聚和鹽析傾向越大
.2.3染色后處理 活性翠藍G染色完成后,先用60℃溫水洗滌一次,然后進行酸洗中和.活性翠藍G與纖維素建立的醚鍵,不耐堿性高溫皂洗,容易斷裂,一旦斷鍵以后,其母體溶解度很低,吸附在纖維表面,很難洗凈,會嚴重影響色牢度. 酸洗工藝采用醋酸1ML/L于60℃洗20MIN,只要保證在高溫皂洗時PH值為中性或偏弱酸即可,另外,活性翠藍G的酞菁分子很容易與水中的鈣鎂離子及其它重金屬離子結合而影響色光,經過酸洗之后,可以有效地除去這些雜質離子,使翠藍G的色光更純正. 皂洗一般采用中性皂洗劑,并加入0.5-1G/L鰲合分散劑,選擇分散值較高(鰲合值不宜太高)的鰲合分散劑,有利于防止浮色回沾到纖維上. 皂洗工藝為:90℃以上皂洗2-3次,每次洗20-30MIN,深色需3次以上. 要提高翠藍G的色牢度,除染色工藝以外,后處理是一個關鍵,如果后處理充分,一般不需要固色處理,大多數固色劑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翠藍G的色牢度(可提高0.5級左右),但會影響色光,同時會明顯降低其日曬牢度,不適當的固色劑,特別是一些樹脂型固色劑,如固色劑Y,M等,會使日曬牢度降低1-2級.
2.4 染色風印的防止翠藍G在染色完成后,必須盡快烘干,以免失風變色,一旦造成風印是無法回修的。失風變色的原因主要是纖維吸收了空氣中的還原性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等),在纖維上轉變成還原性的酸(如亞硫酸),然后將將翠藍G分子中的銅離子置換下來,顏色越淺,風印現象越嚴重,凡含金屬離子的染料,如活性藍BRF(C.L BLUE 221),艷藍BB(C.L BLUE220),紫5R(C.L VIOLET)及粉紅B(C.L RDD23)等均有這些現象. 有時在后處理時加入少量防染鹽S(2-3G/L),有一定保護效果,但會影響色光鮮艷度,較好的辦法是在出缸脫水以后,覆蓋薄膜,盡量與空氣隔離,并及時烘干,翠藍G即使烘干以后,如果長期置于潮濕的環境也會造成風印,所以成品也要注意包裝及貯藏.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