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波是由于紡紗機械上存在缺陷或故障(如粗紗工序羅拉偏心、齒輪缺齒、齒面磨損、膠輥、膠圈轉動不良等)造成紗條上出現周期性不勻,反映在波譜圖上呈“煙囪”狀。存在機械波的粗紗致使成紗均勻度下降乃至布面產生條陰,產品質量惡化,因此,生產中要高度重視機械波的產生,深入研究各類機械波產生的原因,以便及時排除故障,保證產品質量。
粗紗工序機械波一般有兩類:第一類為粗紗工序機械傳動部位出現問題引起的,稱為一般類型機械波;第二類為粗紗工序假波,此類假波可分為粗紗的假捻效應波、粗紗的變周期波和粗紗的捻度效應波三種。
粗紗工序機械波分析方法
1)機械波有固定的波長而且常伴有諧波。對照波譜圖進行分析,找出基波,如果出現多柱機械波時,若波長之間存在倍數關系,即存在諧波,一般從最大波長的機械波開始分析。在分析一系列機械波波譜時可借助不勻率曲線圖,有助于快速確定基波波長,兩者相互結合可取長補短,然后展開分析。
2)判斷機械波。紗線周期性不勻反映在波譜圖上為“煙囪”的高度,根據“煙囪”凸出的高度與相應的正常波譜圖幅度作比較來判斷其是否為有害波。當凸出高度大于正常波譜圖幅度的一半時為有害波;當凸出高度小于正常波譜圖幅度的一半時可不予考慮。當出現雙柱機械波時應把2個高度相加,再與正常波譜圖高度對比,然后考慮是否有必要進行分析解決。
3)根據出現波長位置判斷是否屬于假波,假波排除后找出產生機械波的原因。要注意有些機械波不一定是假波,需要進行試驗判斷。
4)根據出現波長與預先計算好的各部件機械波對照,確定機械波產生部位。
5)處理問題或更換備件測試驗證。
粗紗工序機械波分析中應注意問題
1)不宜以1張波譜圖異常就急于下結論,而應重復試驗2~3次,當波譜圖上出現同樣問題才可確認,然后展開分析。
2)計算波長值與實測值不需要嚴格對應,允許差異應不大于15%。因為在實際牽伸過程中存在滑移使牽伸倍數比設定值小,即實測波長偏小;紡紗過程的意
3)注意綜合分析,跨工序分析。當多臺車出現同樣的故障時,問題不一定發生在本工序,也可能是前道工序產生。如:生產過程中對2臺R 9.8 tex粗紗取樣測試,測試速度為50 m/min,測試時間為2.5 min,多次測試波譜圖上均出現1 m左右的機械波,此故障不是由粗紗工序引起的,而是由末道并條工序引起的。
4)分析過程中,必要時應進行模擬試驗來對比驗證。在測試追蹤末道并條工序前膠輥約14 cm處存在機械波的棉條,經粗紗7.44倍牽伸,在粗紗波譜圖上7.44×14 cm≈1 m處存在機械波,見圖1;更換并條膠輥后,測試棉條波譜圖正常,對應粗紗測試波譜圖1 m處機械波消失。
分析粗紗工序機械波產生部位的方法較多,借助不勻率曲線圖分析波譜圖可快速確定基波波長并展開分析,要注意利用波譜圖分析機械波產生部位時,與實測波長不是嚴格一一對應,存在一定范圍的允許誤差,因此只能縮小故障發生的查找范圍;對粗紗工序特殊機械波的分析,應注意多種故障同一種表現的可能性,做到具體觀察、分析、并跟蹤測試驗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達到穩定控制成紗質量的目的,從而避免織物質量下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