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棉織物具有吸濕、透氣、柔軟等特點,深受消費者歡迎。但是,由于棉纖維本身的共生物(即含有的非纖維素物質,如蠟質、果膠、含氮物質、灰分等)以及在紡織加工中加入的各種漿料和沾染的油污,降低了織物的潤濕性,且手感粗糙、色澤不白,在染色、印花過程中還會妨礙染料上染,使色澤不艷,染色牢度不好。因此,漂白、印花或染色產品均需要進行前處理加工。傳統工藝采用重堿煮漂的處理方法,有些品種的NaOH用量高達40~50g/L,并且會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工藝流程長、能耗大、污染嚴重,不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本研究采用生物酶并借助于精練劑、氧漂,對棉織物進行前處理。結果表明,酶的反應條件溫和,針對性強,能耗低,對前處理設備的要求低,環境污染少,處理后產品的性能指標比傳統堿處理產品好。
2 前處理原理 棉纖維是一種植物組織,外層由次生胞壁和覆蓋在其上的初生胞壁構成。最外層的初生胞壁占棉纖維總厚度的1%,其中的纖維素含量低,占52%;而果膠質、蠟質、色素等疏水性雜質占48%,后者不利于染整后加工,必須除去。另外,棉織物在織造前所上的漿液會影響織物的透水性,妨礙化學藥劑和染料與纖維的接觸,多耗用染化藥品,增加練漂工藝負擔,造成印染疵病,故在練漂前要退漿。2.1 酶處理原理 酶的催化效率極高,比無機催化劑高出10萬到上億倍。由于酶的催化專一性強,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反應,因此對于被催化物質的選擇也很嚴格[1]。 本實驗采用的煮練酶是一種新型多元復合酶,由淀粉酶、果膠酶、纖維素酶、脂肪酶和木質素酶等組成。煮練酶的作用就是準確、高效、徹底地分解存在于纖維中的共生物和其它雜質,既準確完善地清除雜質、又對纖維本身不造成影響。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大分子鏈水解,而生成分子量較小、粘度較低、溶解度較高的低分子化合物,再經水洗除去水解產物而達到退漿的目的。果膠質為多糖結構,其主鏈為聚半乳糖醛酸,支鏈為鼠李糖、阿拉伯糖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