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漂白前將黃麻纖維脫礦質是有利的,因為既可生產出光澤較好的纖維,又可使雙氧水的消耗量降至最低程度。
舉制備脫礦質黃麻纖維實例:將Shyamla黃麻纖維的頂端和根部(約50厘米)舍棄,所得到的纖維中段切成15厘米長的纖維,用軟水洗滌、晾干,再用0.1mol/L的HCL脫去礦物質,用軟水水洗、晾干。
漂白浴的配制:在裝有標準冷凝器接頭的250ml錐形燒瓶中,注入100ml含硼酸(0.5mol)和水玻璃(10mol)溶液。燒瓶中的溶液用恒溫器控制溫度為80℃,用燒堿溶液,將溶液的pH值調節到8~10。
漂白方法:將對比纖維和脫礦質纖維各約5g放入上述80℃的漂白浴中,在此浴中加入雙氧水溶液(10%,0.1ml),使反應進行1小時。
結果表明: (1)穩定性較好:雙氧水在硼酸鹽—硅酸鹽體系中的穩定性比分別用硼酸鹽或硅酸鹽作為穩定劑時要增加很多倍。
(2)漂白效果好于對比纖維:對于脫礦質纖維來說,最好的漂白作用(亮度指數61.0)是在pH值為8.5時獲得的;在較高的pH值下漂白,測得的亮度指數逐步降低。反應時雙氧水的分解也是很低的,即pH值為8.5時為40%,而在較高的pH值時,分解速度則有顯著的增加。在研究的所有pH值中,漂白的脫礦質纖維的亮度指數總是高于漂白的對比纖維。
(3)可縮短漂白時間:黃麻纖維平均亮度指數在40分鐘的處理時間內以較快的速度增加,而以后的提高就不再顯著。而常規漂白時間為1小時,說明采用上述新方法,雙氧水漂白時間可大大減少。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