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氯酸鈉溶液的性質 次氯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在水溶液中發(fā)生水解,呈堿性。生成的HOCl會發(fā)生電離,電離度受pH值影響。pH值降低,HOCl的電離度降低,在pH=5時,幾乎全部以HOCl存在: NaOCl+H2O←→NaOH+HCl HOOCl←→H++OCl- 次氯酸鈉在堿性條件下較穩(wěn)定,在酸性特別是酸性較強的條件下不穩(wěn)定,發(fā)生分解,放出C12: 2HOCl+2H+←→C12↑十2H20 因此,次氯酸鈉溶液中有多種成分存在,各成分的比例隨溶液的pH值而變化。次氯酸鈉起漂白作用的主要成分是HOCl和Cl2,在堿性條件下,主要是HOCl起漂白作用。次氯酸鈉漂白的機理可能是漂白成分對色素中的雙鍵起加成反應,破壞色素的發(fā)色體系。 次氯酸鈉漂白也能部分去除其他雜質,棉籽殼中的木質素被氯化生成氯化木質素。 次氯酸鈉溶液的濃度用有效氯表示。有效氯是指次氯酸鈉溶液加 酸后釋放出的氯氣的量,商品次氯酸鈉一般含有效氯lO%左右。 2.次氯酸鈉漂白工藝 (1)軋漂法。氯漂一般用軋漂法,將棉針織物在軋車或繩狀水洗機上浸軋漂液,然后在J型堆置箱內堆置一定時間完成漂白作用。該法為連續(xù)生產,漂白質量穩(wěn)定,曾在針織行業(yè)廣泛應用。 軋漂工藝一般為: 浸軋次氯酸鈉溶液(有效氯0.8—2g/L,20—30℃,pH值9—10)→J型箱堆置(45—90 min)→冷水洗→酸洗(H2SO4 2—4g/L,40一50℃)→水洗→中和(Na2C03 O.5一1g/L)→水洗→脫氯→水洗 軋漂法的浸軋漂液、水洗、酸洗、中和、脫氯等都可在繩洗機上進行。有時為了提高漂白效果,可進行兩次浸軋堆置,第一次浸軋堆置20&md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