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漿是一個中間環節,經紗上漿后織造成織物,織物進入印染加工。印染加工的第一個工序是退漿。退漿一方面要求退得凈,同時不損傷纖維,另一方面要求退漿廢水對環境的污染小,易處理。在印染廠里,前處理產生的COD數量占到總COD排放量的60%-70%,其中退漿大約占到80%,也就是說,印染廠的總COD排放量中,退漿占了50%-55%。這些要求除了和采用的退漿方法有關外,主要取決于上漿所用的漿料。退漿過程主要涉及二個步驟:高聚物漿料的溶脹,溶脹高聚物漿料的溶解和洗除。1 目前常用的退漿方法及適用的漿料和特點1.1酶退漿1.1.1工藝流程浸軋溫水→浸軋酶液→汽蒸(堆置)→水洗
退漿液組成:淀粉酶1-2g/L 1.1.2品種適應性淀粉酶退漿僅適用于純淀粉漿或以淀粉漿為主的、PVA含量較低的漿料上漿的織物。若混合漿中PVA含量較高或以PVA漿料為主上漿的織物,則必須采用其他退漿方法。
1.1.3特點(1)去除淀粉漿料效果較佳;(2)退漿效率高,速度快,對纖維無損傷;
(3)對其它漿料及天然雜質去除較少。
1.1.4原理淀粉酶的種類按作用方式分為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支鏈淀粉酶和異淀粉酶等。淀粉酶退漿主要采用α-淀粉酶。α-淀粉酶可快速切斷淀粉大分子內部的α-1,4苷鍵,催化分解無一定規律,與酸對纖維素的水解作用很相似,形成的水解產物是糊精、麥芽糖和葡萄糖。它使淀粉糊的粘度降低很快,有很強的液化能力,如圖2所示。
不同來源的α-淀粉酶具有不同的熱穩定性和最適反應溫度。目前市售的淀粉酶制劑可以分為四類:(1)耐高溫α-淀粉酶:以地衣芽抱桿菌所產的α-淀粉酶耐熱性最高,其最適反應溫度達95℃左右,瞬間可達105~110℃,因此該酶又稱耐高溫α-淀粉酶。(2)中
1.2 堿退漿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