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棉織物前處理工藝采用燒堿,在高溫下進行。這種工藝會對纖維造成較大的損傷,且排放廢水的COD值高達10000mS/L以上,嚴重污染生態環境。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利用生物酶的高效性、專—性、處理條件的溫和性和生態性,對棉織物前處理進行了研究,主要采用連續汽蒸法或間歇浸漬法,取得了較大進展。本項目采用生物酶冷軋堆前處理工藝,對六種純棉織物的前處理進行了研究,評價了生物酶的冷軋堆前處理后,退漿效果、潤濕性、白度、果膠去除率、棉籽殼去除情況和強力等指標。試驗表明,對于某些品種的棉織物,生物酶冷軋堆前處理完全可以達到傳統前處理的效果。
1、試驗
1、1試驗材料
純棉精梳府綢(15 tex ×15 tex 524根/l0cm ×283根/10cm)、純棉高密府綢(15texl×5tex 524根/l0cm×283根/l0cm)、純棉高密府綢(15 tex×15 tex 524根/l0cm ×394根/l0cm)、純棉普梳紗卡(29.1tex×29.1tex 425根/10cm× 228根/10cm)、純棉卡其(29.1 tex×36.4 tex 504根/10cm ×236根/10cm)、11條燈芯絨。
L-2000淀粉酶,Bioprep 3000L果膠酶(丹麥諾維信公司)。
1.2 冷軋堆前處理工藝
二浸二軋酶液(50~65℃,帶液率70%~80%)——室溫打卷堆置斗95℃熱水洗三道——冷水洗三道——浸軋雙氧水——汽蒸(98-100℃,l h)——95℃熱水洗三道——冷水洗三道
酶液處方/g·L&m
L-2000淀粉酶 A
Bioprep 3000L果膠酶 B
尿素 C
滲透劑TX D
pH值 6.5-7.0
氧漂液處方/g·L—l
30%H2O2 F
Na2SiO3 12
NaOH 2
滲透劑TX H
精練劑TL 3
pH值 10.5-11.0
1.3 性能測試
1.3.1 退漿效果
在退漿后烘干的織物上滴數滴I2—KI和I2—KI硼酸溶液,根據試液的呈色,將退漿效果分為四個等級:優棕黃色(原色),良-里黃外偏藍,中藍色,差—紫藍或深藍色。
1.3.2 果膠質含量
草酸銨萃取—咔唑比色法測定。
1.3.3 潤濕性
測定在105~C烘干,并在標準狀態下平衡24h后的試樣毛效。
1.3.4 白度
在WSD-III型白度儀上測定白度。
1.3.5 棉籽殼
采用目測法測定棉籽殼的去除情況。
1.3.6 強度
在YG026A型電子強力試驗儀上測試織物強力下降(%)。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