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布是絨類織物中主要品種之一,與燈芯絨及平絨具有不同之處。絨布是將織物的緯紗在起絨機上用針輥拉起部分纖維,形成絨毛,使織物具有保曖性好、吸濕性高、質地柔軟厚實等特點。前處理工藝對絨布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便于起絨,絨布的前處理要求是去漿、去雜,并且有一定的白色與滲透性能,但要盡可能保存棉纖維的蠟質。因此整個前處理工藝要求是重退槳、輕煮練或不煮練、重漂白。絨布前處理工藝流程大致如下
準備→(燒毛)→退漿→(煮練)→漂白→浸軋柔軟劑→起絨→洗絨
也有先起絨后進行前處理的工藝,坯布含蠟多時,容易起絨,且可減少后練漂時的烘燥次數。絨布在一般情況下不燒毛,有時單面絨的不起絨一面也可燒毛。
退漿是絨布前處理的重要工序,退漿工藝流程如下
軋堿→堆置→軋堿→堆置→水洗。
第一次軋堿濃度為燒堿18~25g/L,潤濕劑適量,于90~95℃軋堿,保持70~75℃堆置1.5h;第二次軋堿液濃度開車時為第一次軋槽用量的70%,其余條件相同。漂白也是為了去除色素及棉籽殼。棉絨布一般采用氯漂,漂液含有效氯2~3g/L,pH值9.5~10.5,軋液后于20~30℃堆置45~60min。漂后必須經水洗、脫氯處理。漂白絨布用熒光增白劑增白,烘干后起絨。染色絨布在染色后軋非離子型柔軟劑再起絨。起絨質量要求短密均勻,強力損失小,布幅控制在規定要求。印花絨坯布在起絨后印花前要經過1~2格平洗,洗去表面附著的短絨,減少印花疵病。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