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用水與印染前處理
一、印染用水
1、水與水質
1)自然界中的水源
地面水:主要指流入江、河、湖泊中貯存的雨水,水中礦物質較少,水的硬度較低,但是藻類等微生物較多。
地下水:主要指井水,水中礦物質較多,水的硬度較高,但是藻類等微生物少。
2)水中的雜質
水中的雜質可分為不溶性雜質和可溶性雜質,不溶性雜質如懸浮物(泥沙)、膠體物(硅、鋁等化合物),可以通過過濾除去;可溶性雜質如鈣、鎂、鐵、錳等金屬鹽,則比較難除去。
3)水的硬度
① 硬度來源
水的硬度源于溶于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鹽。根據水中鈣、鎂等金屬鹽的含量把水分為硬水與軟水。
② 表示方法
a) ppm:1升水中所含鈣鎂鹽類相當于1mgCaCO3稱1ppm。
b) 德國度:1升水中所含鈣鎂鹽類相當于10mgCaO稱1德度。
1德國度 = 17.8 ppm
2、印染對水的要求
1)無色、透明、無臭。
2)總硬度 < 50 ppm
3)含鐵量 < 0.2 ppm
4)含氯量 < 10 ppm
5)PH值: 6-7
3、硬水對印染加工的影響
1)練漂加工中消耗肥皂,織物上的鈣、鎂皂影響手感、色澤。
2)漂白時影響白度、光澤。
3)染色時與陰離子染料生成沉淀,消耗染料,造成色斑,降低摩擦牢度,改變色光。
4) 對鍋爐的影響:水垢消耗燃料,造成爆炸,惡化水蒸氣,引起鍋爐腐蝕。
4、硬水的軟化
1)沉淀法:用石灰、純堿處理,使水中鈣鎂離子生成沉淀析出,過濾后即得軟水,其中的錳、鐵等離子也可除去。
2)軟水劑法:用磷酸鈉、六偏磷酸鈉、胺的醋酸衍生物與水中鈣鎂離子等生產沉淀或螯合物,從而除去。
3)離子交換法:利用磺化媒或樹脂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與交換劑中的鈉離子交換,達到除去鈣鎂離子的目的。
二、印染前處理坯布前處理一般流程:燒毛 → 退漿、煮練 → 漂白 → 絲光
1、燒毛
織物平幅迅速通過火焰(或擦過熾熱金屬表面),利用布面和絨
棉布燒毛多在退漿前進行。
滌棉因燒毛時絨毛尖端熔融成珠球,易產生深色色點,故深色布多放在染色之后進行燒毛。
2、退漿、煮練
退漿、煮練的目的是:
① 除去織造前紗線上的漿料及織造過程中所沾的油污;
② 除去坯布上的棉籽殼和纖維素的共生物;
③ 增加織物的白度和毛效(毛效,即毛細管效應)。
退漿工藝主要有三種:堿退漿、酸退漿和酶退漿,其中酸退漿僅用于棉,且較少單獨使用。
3、漂白
漂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天然色素,添加織物的白度和毛效。
漂白常用的氧化劑有:a.次氯酸鈉 b.亞氯酸鈉 c.雙氧水
氧化性及對纖維的破壞性排序為:b.亞氯酸鈉 > a.次氯酸鈉 > c.雙氧水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