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棉混紡紗前處理工藝
1前處理漂染加工成功的關鍵,前處理要占50%的因素。以45/55配比的毛棉混紡紗線為例,其前處理宜在溫和條件下采用適宜的助劑,以獲得良好的處理效果。1.1工藝處方和工藝條件: 工藝處方(g/L) 氧化(第一浴)快速滲透劑T0。5~1 去油除蠟精練劑YX1503~5 25%雙氧水8~10 小蘇打3~5 還原(第二浴) 去油除蠟精練劑YX1502~3 雕白塊或漂毛粉3~4 小蘇打3~5 工藝條件浴比1∶30,室溫下先氧化(第一浴),運轉10~15min;繼以1℃/min速度升溫至60~65℃,保溫60~80min,排液,水洗1次。還原(第二浴),再按上述工序,以還原浴重復處理一遍,然后經充分水洗,待染。
1.2助劑的作用 快速滲透劑T,不耐強酸、強堿和高溫,在40℃左右能迅速均勻潤濕纖維,同時可攜帶浴中其它助劑進入紗線內進行作用,以提高處理效果。該助劑可改善因死棉而造成的染疵。去油除蠟精練劑YX150,它可有效地去除棉纖維上的蠟質油脂,同時對羊毛上的油脂等雜質起凈化作用,從而滿足后道工序的要求。經該前處理后的紗線,其毛效可達12。7cM/30min。雙氧水是氧化劑,它的加入可去除羊毛和棉纖維上的部分雜質,尤其是天然色素。但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會引起兩種纖維降解而使強力受損。雕白塊或漂毛粉是還原劑,還原性強而穩定,不僅能進一步改善兩種纖維組分的白度,并且還能除去紗線上殘存的氧化劑,確保紗線質量。小蘇打(碳酸氫鈉)是一種極弱的堿劑,主要調節工作液的pH值至8~8。5,因為雙氧水和雕白塊都需在堿性條件下發生作用,并且隨堿性的增強作用加大。由于受到羊毛組分化學性能的限制,需嚴格控制工作液pH值。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