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毓鎮
隨性染料在水中具有極良好的溶解狀態,活性染料主要依靠染料分子上的磺酸基團,溶解于水中,對于含乙烯砜基的中溫型活性染料而言,除磺酸基團外,其β-乙基砜基硫酸根也是極良好的溶解基團。在水溶液中,磺酸基及-乙基砜基硫酸基上的鈉離子發生水化反應使染料形成負離子而溶解于水中。活性染料的染色是依靠染料的負離子上染到纖維上去的。活性染料的溶解度均超過100克/升。大多數染料的溶解度在200~400克/升,個別染料甚至可達到450克/升。 但是在染色過程,染料的溶解度會由于各種不同原因而下降(甚至完全不溶解)。 當染料溶解度下降以后,部分染料將會從單只的游離態負離子轉變為粒子,由于粒子之間電荷斥力大大降低。所以粒子與粒子會互相吸引產生凝聚。這種凝聚先是染料粒子集合成凝聚體,然后轉變為集聚體,最后轉變為絮聚體。絮聚體盡管是一種松弛的集合,但由于在其周圍由正電荷和負電荷形成的雙電層,一般染液循環時的切變力很難將其分解,絮聚體很易在織物上沉淀,形成表面染色或玷污。一旦染料產生這樣的凝聚,染色牢度都會明顯下降,同時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色花、色斑、色漬。對某些染料,其絮聚體在染液的切變力下會進一步加快集合,造成脫水鹽析。一旦發生鹽析,染色的顏色會變得極淺,甚至染不上色,即使染上色,也是嚴重色花、色漬。染料產生凝聚的原因有許多,但主要原因還是電解質引起的,在染色過程中,主要的電解質是促染劑(元明粉和鹽),促染劑中含有鈉離子,而染料分子中的鈉離子當量遠低于促染劑的鈉離子當量數,在正常染色過程中正常的促染劑濃度對染浴中的染料溶解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是當促染劑用量增加時,其溶液中鈉離子的濃度也相應增加,過量的鈉離子會抑制染料分子的溶解基團上鈉離子的電離,從而降低了染料的溶解度。當促染劑濃度超過200克/升以后,大多數染料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凝聚。當促染劑濃度超過250克/升以后,這種凝聚程度將會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