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娟,薛麗云(上海市毛麻紡織科學技術研究所,上海200023 )
經活性染料染色的棉布,在不同條件下進行耐光色牢度試驗,其耐光色牢度穩定性是不同的。本試驗將色棉布、分別測試干、濕條件下的耐光色牢度,以及皂洗前后的酸汗光、鹼汗光復合色牢度。比較這些不同的測試結果,分析研究影響這些耐光色牢度不同變褪色程度的因素。
1 試驗 1﹒1 材料 32s 全棉未絲光漂白針織布,活性染料 Scarlet紅2GF、黃3RF、藍GNF 1﹒2 染色方法﹕ 染料1 %,元明粉30g/l、純鹼 20g/l、1%(NaPO3)6 染色﹕室溫中先加(NaPO3)6,30℃加染料后運行10min,加第1次元明粉(總量的1/2),升溫速度 1℃/m in,運行30min 后,至60℃加第2次元明粉(剩余的 1/2)60-65℃保溫40min。 固色﹕60 ℃加第1次純鹼(總量的1/2)20min后再加第2次純鹼(剩余的 1/2)30min 后進行水洗、皂洗(略)。 1﹒3 測試方法 如表 1
2 結果與討論 2﹒1 活性染料母體結構對耐光色牢度的影響﹕ 活性染料紅、黃、藍不同母體結構對耐汗光復合色牢度的影響是不同的,活性染料大部分紅色的為偶氮型結構。其耐光色牢度也不同﹕偶氮型結構一般因受相鄰的羥基和氨基等供電子基的影響,氮原子上的電子云密度相對較高,易引起染料的光氧化分解反應,使耐光色牢度穩定性下降﹔但當氮基的鄰位,對位引入吸電子基后,偶氮基上氮原子的電子云密度降低,可阻止生成氧化偶氮化合物,能阻止發生光氧化分解反應,通常耐光色牢度穩定性還有所提高。一般活性染料黃色的母體結構,在染料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和鹵素等,因其吸電子基的誘導效應,使偶氮基與氮原子的電子云密度下降,能保持良好的耐光色牢度穩定性。特別是引入雜環結構的如呲唑酮,呲啶酮、對不同條件下測試它的耐光色牢度,即使酸汗光或鹼汗光色牢度均有良好的穩定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