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冷堆染色法就是將染料和堿隨配隨浸軋到織物上,然后在室溫放置一段時間,使染料與纖維發生染色反應的一種生產工藝。這種染色方法的特點是適用于小批量(300~1000 m)和多品種生產。與卷染法相比,其卷與卷、頭與尾之間的色差較小,色澤重現性較好。由于是“冷”堆,所以也相應節省了蒸汽。但反應時間較長。 冷堆法染色最適合二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即X型活性染料),一般冷堆2 h即可。但染色牢度不佳,染色成品不耐酸性水解,在貯藏過程中會發生斷鍵現象。一氯均三嗪型染料(即K型染料)采用冷堆法需要長達16。24 h的反應時間,但染色牢度較好。乙烯砜型染料(KN型)的反應性能處于X型和K型之間。 浸軋液由染料液和堿液按一定比例用泵分別抽取,邊混合邊使用。這樣可以消除染料在堿性溶液中因水解產生得色量降低的現象。 冷堆法染色選擇堿劑是關鍵。二氯均三嗪型染料以碳酸鈉較為合適,用量與染料相同,為5—30 g/L。個別勻染性差的和難染品種可采用碳酸氫鈉一碳酸鈉混合堿劑,用量同上,若染料用量超過30 g/L,改用碳酸氫鈉一碳酸鈉(2:1)混合堿劑,這樣堆置時間長達24 h,但可以得到良好的勻染度。: 一氯均三嗪型染料可用氫氧化鈉作堿劑。染料低于10 g/L,氫氧化鈉用量同染料量。染料高于10 g/L,則用15 g/L氫氧化鈉,堆置時間達16-24 h。 乙烯砜型染料用堿比較復雜,當染料用量低于10g/L時,采用加歸的磷酸三鈉作為堿劑;當染料用量高于10 g/L時,采用磷酸三鈉-氧化鈉作為混合堿劑。具體用量如下:染 料 磷酸三鈉 氫氧化鈉 10g/L 5g/L 3g/L 20g/L 6g/L 3.3g/L 30g/L 7g/L 4g/L 軋染液中除染料和堿劑外,還需要添加下列用劑: (1)滲透劑。除K型染料外,可加入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了減少泡沫,也可用有機硅類助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