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粘膠纖維是以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經過一定的化學加工制造而成。其加工過程如下:漂白紙漿→17.5%燒堿浸漬→老化→黃化→堿溶解成粘膠溶液→成熟→過濾→脫泡→紡絲→脫硫→洗滌→漂白→洗滌→烘干→成品粘膠纖維的基本組成物質與棉纖維一樣,也是纖維素,但其染色性能與棉纖維有一定差異,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粘膠纖維的無定形區大,染料上染快;另一方面,粘膠纖維存在著皮蕊結構,皮層的取向度較高,造成染色時染料分子擴散困難。因此,粘膠筒子紗染色極易產生色花和層差,特別是在咖啡、翠綠等顏色上。我們采用高溫移染法染色工藝代替傳統的恒溫法或升溫法染色工藝,并通過加入勻染劑、防染鹽等助劑大大減少了粘膠筒子紗色花和層差的出現,提高了產品品質,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實驗 2.1實驗織物32S×32S雙股粘膠紗 2.2 染料和藥品活性染料,市場取樣。棉用勻染劑TF-210A,浙江傳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元明粉(工業級)、純堿(工業級)、防染鹽(工業級)2.3 實驗儀器與設備ECO遠紅外染樣機(美國datacolor), SF-300型測色儀(美國datacolor), 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儀(日本島津),SW-12A型水洗牢度儀(常州第二紡織儀器廠),LFY-49摩擦牢度測試儀(山東紡織研究所) 2.4 實驗方法2.4.1 染色工藝對上染速率的影響 2.4.1.1 實驗配方活性染料:3%o.w.f,勻染劑TF-210A:1.0g/l,元明粉:50g/l,純堿:20g/l,浴比1:20。2.4.1.2 恒溫染色實驗操作加入勻染劑、元明粉、染料,升溫至60℃,加入紗線,染色30 min,加入純堿,固色50 min,水洗,皂洗,水洗。2.4.1.

表1 從圖1、可知,粘膠纖維在染色10min之內,吸附率達到50-60%,因此,極易造成上染不勻。采用高溫法染色,染料的直接性下降,明顯降低了染色初期的上染速率,這非常有利于染料吸附、上染均勻。
3.2 染色工藝對粘膠最終得色的影響染色工藝與最終得色(K/S)的關系
| 恒溫染色法 | 高溫移染法 | |
| 紅BF-3B | 26.89 | 26.28 |
| 黃BF-3B | 20.47 | 20.17 |
| 藏青BF-2GF | 29.34 | 28.92 |
高溫移染法的最終得色較恒溫染色法稍淺,但影響較小。眾所周知,溫度升高和堿劑的加入會加速活性染料的水解。高溫移染法的染色溫度雖有所提高,但由于此時染浴中無堿劑存在,染料的水解速度增加并不大。當加堿劑時,溫度已降低至
3.4 染色工藝對粘膠染色牢度的影響表2 染色工藝與牢度的關系
| 恒溫染色法 | 高溫移染法 | |
| 紅BF-3B | 變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濕摩3-4 | 變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濕摩3-4 |
| 黃BF-3B | 變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濕摩3-4 | 變色4-5 沾色4-5 干摩4-5 濕摩3-4 |
| 藏青BF-2GF | 變色4-5 沾色4 干摩4-5 濕摩3-4 | 變色4-5 沾色4 干摩4-5 濕摩3-4 |
從表2可知,采用高溫移染法與恒溫染色法的色牢度基本一致,這也說明,采用高溫移染法對染料的水解影響不大。
3.3 染色工藝對染料解析、移染性能的影響
活性染料上染纖維,在加堿之前,染料與纖維間沒有形成共價鍵結合,部分上染于纖維的染料會解析至染浴,再重新上染纖維,形成動態的上染過程。表3 染色工藝與解吸的關系
| 恒溫染色法 | 高溫移染法 | |
| 紅BF-3B | 54% | 74% |
| 黃BF-3B | 54% | 65% |
| 藏青BF-2GF | 40% | 61% |
| 恒溫染色法 | 高溫移染法 | |
| 紅BF-3B | 57% | 75% |
| 黃BF-3B | 55% | 64% |
| 藏青BF-2GF | 34% | 56% |
采用高溫移染法染色可提高染料的解析和移染性,其中對紅BF-3B和藏青BF-2GF尤其明顯,移染率可提高15%以上,促使色深部位的染料向色淺部位轉移,獲得均勻的染色效果。
4 染色工藝注意事項
4.1 繞筒
粘膠筒子紗的繞筒非常關鍵。筒管的材質一般采用塑料和不銹鋼。若采用塑料筒管,必須要求其高溫時不變形。繞筒密度要嚴格控制,密度過大,染液難以穿透,容易產生層差和色花;密度過小,容易產生變形和亂紗。粘膠纖維遇水溶脹大于棉纖維,卷繞密度發生變化引起壓降變化,因此,其繞筒密度應略大于棉纖維,一般我們控制在0.33
4.2前處理
粘膠纖維在加工過程中已經過堿處理和漂白,天然雜質基本已經去除并具有較好的白度,前處理時不能采用較強的堿劑,防止其強力進一步下降。加入精練劑和螯合分散劑可進一步去除雜質。前處理工藝如下:
精練劑TF
4.3 泵循環的控制
一般而言,正循環的時間都小于反循環時間,可根據織物品種和繞紗的密度以及染機泵的揚程加以確定。一般我們選擇正三反五或正四反六。
4.4 鹽、堿加入方式
從上染曲線圖可以看出,鹽和堿加入時,染料迅速上染,非常容易造成色花。因此,鹽和堿應分次緩慢加入。
4.5 助劑對染色性能的影響
4.5.1 棉用勻染劑TF
棉用勻染劑TF
4.5.2 防染鹽S的作用
粘膠纖維在生產中采用CS2進行黃化處理,雖經過脫硫處理,但很容易造成脫硫不盡,使纖維帶有一定的還原性,造成活性染料色萎、色
5應用實例
5.1 材料:32S雙股粘膠筒子紗
5.2 染色配方
活性紅BF-3B 0.6%o.w.f
活性黃BF-3R 1.2% o.w.f
活性蘭BF-2GF 0.6% o.w.f
棉用勻染劑TF
防染鹽S
元明粉
純堿
浴比 1:10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