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超細纖維人工革的加工
王樂智閆瑞平王松民山東同大海島新材料有限公司
摘要:介紹海島超細纖維人工革的生產流程、染色及后加工關鍵詞:海島型超細纖維 染整 后加工 服裝服飾
1前言
由于天然皮革資源的日益緊缺和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以及工業技術的不斷進步,紡絲用原料和紡絲技術、制革工藝、染整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應運而生了一種性能優于皮革、而結構完全模擬皮革的新產品——束狀超細纖維人工皮革。
2超細纖維皮革的基本生產簡介2.1海島纖維的生產 目前生產海島超細纖維有兩種方法。一是定島法:它是通過雙組份復合紡絲技術制成的,其纖維的橫截面是一種成分以微細而分散的狀態被另一種成分所包圍,很像海中的島嶼,其島與海成分在纖維的長度方向上是連續密集均勻分布的。島數固定、纖度一致且只能達到0.05旦尼爾。紡絲后是以常規纖度存在,只有在后加工用溶劑將海成分溶解掉,才可真正得到束狀的超細纖維束。目前大多用在長絲上。 二是不定島法:它是通過雙組分混溶紡絲技術制成的,其纖維的橫截面也是一種成分以微細而分散的狀態被另一種成分所包圍,其單根纖維中的島在微觀上是不可控制的、在纖維的長度方向上是非連續密集分布的,因而與實際中的海島更逼真。島數不固定、纖度有差異但纖維更細,可以達到0.0001旦尼爾,其仿真皮性更強。紡絲后也是以常規纖度存在,只有在后加工用溶劑將海成分溶解掉,才真正得到束狀的極超細纖維束。由于其島部分是經過拉伸而形成極超細纖維,所以目前尚不能生產長絲,而只能是生產短纖維。2.2無紡布的生產 利用海島纖維生產基布主要采用針刺和水刺兩種方法。其前部分都是經過喂入纖維、開松、梳理、鋪網,形成一定厚度的纖維層,再分別利用刺針或高壓水柱使纖維進行相互纏結,制成具有一定厚度和相應密度的基布。2.3制革加工 將基布通過一定濃度的Pu樹脂并進行軋壓和水洗,初步形成類似真皮形態的貝斯。2.4溶解分
3.1影響染色的主要因素3.1.1纖維的影響:由于超纖革中尼龍纖維的細度只有0.0001—0.001旦尼爾,對染料的吸附速度非常快,勻染性很差,纖維越細、勻染性越差。同時,纖維越細,比面積越大,顯色性越差。纖維越細,纖維內的染料越容易向纖維表面遷移,染色牢度越差。同時,纖維越細,所用的染料就越多,其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就越差。因此,超細纖維人工革的染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3.1.2無紡布的影響:如果在超纖革中無紡布的厚度不勻、纖維分布不勻,也會影響染色效果。3.1.3Pu樹脂的影響:如果在超纖革中Pu樹脂的分布不勻,同樣會影響染色效果。同時,不同樹脂的著色性能,也會影響染色效果。3.1.4染料、助劑和染色技術的影響:不同的染料、不同的助劑和染色工藝都影響染色效果。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