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棉織物活性染料染色濕摩擦牢度問題
摘 要: 活性染料染色存在染品濕摩擦牢度差的問題。文中分析了濕摩擦牢度的測試方法,對影響濕摩擦牢度的因素,包括染料的特性、浮色、水質、織物的組織結構和表面光潔度,以及后處理等進行了探討,并根據長期生產實踐,提出各工序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 染色;活性染料;濕摩擦牢度;棉織物 1 前言 活性染料深色染品的耐濕摩擦牢度差的問題,一直是長期困擾染整工作者的技術難題。活性染料的耐濕摩擦牢度相對較差是由其自身的一些特性所決定。例如染料自身的水溶性,在堿性條件下易水解而失去與纖維的反應性;與纖維分子反應形成的酯鍵或醚鍵易水解斷鍵等。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分析濕摩擦牢度差的成因,加強各工序過程的控制和措施,彌補染料自身的缺陷,以提高產品的耐濕摩擦牢度,是染廠提高產品質量關鍵。 2 濕摩擦牢度測試方法 耐濕摩擦牢度的測試方法是在摩擦牢度檢驗機上,將標準摩擦白布(標準濕態) 固定在摩擦頭上,在規定的壓力和動程下,對織物摩擦規定次數;白布試樣干燥后,在標準光源下將白布試樣沾染的顏色和標準沾色灰卡對比,然后評定級別。按照國家標準,棉織物(絲光布) 耐濕摩擦牢度的等級應達到2~3 級。 從測試過程可看出,耐濕摩擦牢度實質上反映的是織物上的染料分子和織物表面的著色纖維短茸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從織物上脫離的難易程度。染料分子在纖維上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三種: (1) 以化學鍵與纖維結合; (2) 靠氫鍵、范德華力與纖維結合(如水解后的染料分子沒有與纖維發生反應) ; (3) 根本沒有與纖維結合,而靠氫鍵、范德華力與其他染料分子沾在一起(如未洗凈的浮色) 。其中,化學鍵的結合力比氫鍵、范德華力強。因此,提高織物的耐濕摩擦牢度,就要使染料分子最大程度地以(1)形式存在,而盡可能去除后兩種形式。 在濕態下,染料分子從織物上脫離而轉移到與之摩擦接觸的白布上,屬于分子擴散運動。由于被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