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牛仔生產已進入成熟發展與創新的階段,隨著產品的不斷開發,對產品技術含量的要求以及工藝的復雜性也在不斷地提高;傳統的生產工藝、生產方式也不斷受到沖擊,只有不斷地研究、探索、總結,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我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就生產中常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同各位專家交流,望各位專家學者指正。
一、
靛藍染料的色牢度本身是比較低的,如果我們掌握不好靛藍染料的生產工藝,那就會造成染料的大量掉色,色光發暗、發紅、不發青、沒有光澤等問題。靛藍染料還原時,適當的燒堿和保險粉用量以及還原時間是問題的關鍵。如果還原時間比較長,化好的染料要3~4小時以后才用,可以適當的提高燒堿、保險粉的用量,反之則要降低。生產環境溫度在25度以下,可適當降低保險粉的用量;生產環境溫度在25度以上,可適當提高保險粉的用量。經驗認為,在廣東地區靛藍、燒堿、保險粉的用量比例調整為以下數據較好。
| 上染率 | 季節 | 靛藍 | 燒堿 | 保險粉 |
| 1.5%以下 | 冬 | 1 | 1.1 | 1.4 |
| 夏 | 1 | 1.1 | 1.5 | |
| 1.5%~2.5% | 冬 | 1 | 1.0 | 1.3 |
| 夏 | 1 | 1.0 | 1.35 | |
| 2.5%~4.0% | 冬 | 1 | 1.0 | 1.2 |
| 夏 | 1 | 1.0 | 1.25 | |
| 4.0%以上 | 冬 | 1 | 1.0 | 1.15 |
| 夏 | 1 | 1.0 | 1.20 |
這些數據與實際的環境溫度,染色缸數、開機速度有很密切的關系。當染色使用的缸數少,染缸濃度要求高,燒堿和保險粉的比例可適當調低;當染色使用的缸數較多,染缸濃度較低,燒堿和保險粉的比例要適當調高。
顏色的光澤好壞,著重看能不能使染料充分發色,染料氧化是否充分。假如染色時燒堿、保險粉用量很高,染色車速又很快,紗線上的染料沒有充分氧化發色,就進入下一染缸染色,那么染上去的顏色輕者色光晦暗,成衣洗水時掉色嚴重,重者根本就染不深,不上色。因為燒堿、保險粉用量太高,染缸中還原能力太強,第一個染缸染上去的染料會在第二個染缸中剝掉,即使氧化時間再長也染不深。
如何控制還原能力的強弱,主要還是要加強化驗分析,另外也可以在生產中通過觀察,如果氧化架上的紗線顏色發黃、發綠,就說明氧化不足,還原能力太強。正確的是氧化架上的紗線在進入下一染缸前已變成鮮艷的藍色,那么成衣在洗水后光澤就一定好,色光也比較青。
二、
在牛仔布生產中往往會產生邊中色差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找出產生中邊色差的原因,通常見到的有:單邊色淺或深;兩邊深中間淺;中間深兩邊淺等現象。
1.
2.
3.
三、
牛仔布生產發展到今天,不再是當年幾個普通的藍色、黑色。現已朝著色織方向發展,不斷有新的花色品種在開發,在生產。染料已使用到硫化、還原、直接、活性、涂料等,品種已發展到純雜色、先套色再染藍、先染藍后套色
1.
2.
3.
4.
在日常生產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通過對人,機、料、法、環幾個方面認真分析,找到問題所在,進行攻關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弊端,就一定會生產出令人滿意的產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