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彈性纖維彈力織物的染整工藝
摘要:彈性纖維彈力織物由于它的穿著舒適性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前景良好。但是彈性纖維彈力織物的染整加工技術性較強,存在一定的難度。本文介紹了生產好彈性纖維彈力織物必須掌握的三大關鍵;分析評述了有關工廠的染整工藝實例;并提出優化彈性纖維彈力織物染整工藝的具體建議。關鍵詞:染整工藝;彈性纖維;彈力織物 一、前言 近年來,含彈性纖維彈力織物在國際市場十分流行,發展迅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含彈性纖維彈力織物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尤其在90年代后期,由于這類產品具有較高的彈性和優異的回彈性能,手感柔軟、穿著舒服,并能顯露出形體美,加上易吸汗,不產生靜電,因而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目前該類織物已廣泛應用于紡織工業,從內衣到外衣,從針織物到機織物,從服裝用布到裝飾用布及功能性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彈性纖維最早是由德國Bayer及其同事于1937年采用二異氰酸加聚工藝獲得了以聚氨基甲酸乙酯主要組成的彈性纖維。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是1962年由美國杜邦公司實現的,并命名為Lycra(萊卡)。隨后德國拜耳、日本東麗、東洋紡、帝人、可樂麗等公司相繼推出了各種新品種。韓國是近年來發展彈性纖維最快的國家,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預計到2003年年產量將達9萬噸。中國彈性纖維的需求量較大,90年代已在山東煙臺、江蘇連云港、廣東鶴山、福建長樂、上海青浦、浙江紹興等地先后建立了彈性纖維生產線,年生產能力可達2.5萬噸。隨著彈力紡織品種類和用量的增加,中國彈性纖維生產和應用將會進一步擴大。據報導,已有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福建、廣東、四川、湖北、河北、遼寧、河南、陜西等10多個省市的染整企業和大專院校開發生產了各種彈性纖維彈力織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和實踐經驗。但也存在一些需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問題,如門幅尺寸穩定性與堿濃、定形溫度之間的矛盾,采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