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芯絨發泡印花中要注意的問題
發泡印花在燈芯絨印花中的應用也較普遍,與普通織物相比,燈芯絨織物有地溝和絨條組織之分,絨條是由2/3緯紗組成,具有強烈的絨感與厚實感,因此燈芯絨印花要比一般織物印花的技術要求高、難度大。另外,在生產中往往由于某一環節控制不當,燈芯絨織物就會出現倒毛閃光、絨條不圓潤光潔、小分頭,從而在印制上產生地與絨色差或露底、花型輪廓不清、拖漿、拖胡子、嵌花筒、堵網等之類疵點,嚴重影響實物質量和增大廢品率。為保證印花效果,燈芯絨印花除了保證印花中各道工序(包括雕刻、制網工序)技術質量外,還要特別注意燈芯絨印花的印前處理和印后處理(整理),切不可忽視前處理和后整理的質量。
發泡印花具有浮雕的感覺,立體感強,牢度優,不堵網,使用方便。一般用于中淺色印花或直接使用印白發泡花紋。若想增加白度可配合罩印白漿使用,但影響發泡高度。在紡織品印花中,常用微膠囊發泡油墨來進行發泡印花。微膠囊發泡油墨是將發泡微膠囊分散到連結料中,并加入一些助劑而制成的。這種油墨通過絲網印刷方法印刷在紡織品等承印物上,經過低溫干燥、烘烤加熱到120℃~140℃,幾秒鐘后油墨中的囊球便膨脹,形成無數小氣泡,使油墨層凸起。燈芯絨發泡印花漿一般可用恒星FS-408粘合劑加適量色漿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后即可使用,印花后需在80℃以下(或自然風干)徹底干透后,于130℃30秒焙烘發泡。但要注意,發泡前烘干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容易局部發泡,降低總體發泡高度。焙烘發泡溫度與時間應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合理掌握,如時間長、溫度高則泡破裂。另外,印花中要注意印刷壓力的調節控制,確保油墨能順利地透過絲網孔而轉移到承印物上,除了注意刮墨后版面上的油墨是否均勻外,還要觀察微膠囊有無破裂。有些微膠囊由于經光照射或受熱情況下會破裂,因此可結合具體的微膠囊特性,選擇所需的干燥方法:紅外線干燥、揮發性干燥、UV(紫外線)光固干燥等方法。影
(1)圖案清晰度。影響印花圖案清晰度的主要因素有絲網目數和底版質量。選用低目數的絲網,雖然印料的過網性好,織物得漿量多,但圖案的分辨力較差。因此要根據圖案的精細度選用合適的絲網目數,另外以選用細絲徑的絲網為好。由于發泡印花一般選用低目數的絲網,為達到清晰的印花效果,要選用優質的感光膠,保證其有較好的分辨力和架橋性。架橋性不好將影響圖案清晰度,嚴重時將使網印達不到設計要求,網版容易損壞。同時,感光膠應有好的耐水性,以提高耐印次數。通常都用堅膜劑(或稱硬化劑)對網版進行固膜處理。對漿料質量,應有較好的過網性和滑爽的網印適性,以保證清晰的網印效果。乳化漿A的加入可以提高網印適性,但是它又要影響發泡效果。所以印料中乳化漿A一般不宜多加。和其他印刷一樣,底版的質量始終是印刷品質量保證。因此,底版必須能夠清晰地反映設計要求,曬制出的印版必須清晰地反映出圖文的效果,總之,高質量的印版,對提高網印圖案的清晰度是非常關鍵的。
(2)發泡高度。影響發泡高度的主要因素有給漿量和受熱面。織物上漿料(給漿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發泡高度。給漿量多(墨層厚)發泡就高,給漿量少則發泡就低。提高織物給漿量的方法通常是采用低目數絲網:降低刮板的硬度及改變利板的角度,使之呈純角、圓角狀:增加版膠厚度;提高印料的過網性和網印適性;控制漿料粘度,因漿料過稀也會影響印刷墨層厚度,而影響發泡高度。對高發泡產品可使用兩次網印法,即第一次印刷干燥后再疊印一次。晾干(焙烘)時間要充分,以保證獲得良好的發泡效果。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