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棟梁 全國染整新技術應用推廣協作網
一.印染行業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印染行業的絕大多數屬加工型企業,少數情況較好的企業至多也只能算經營型企業。從國際上企業發展階段的劃分標準看來,均屬于企業發展的低級階段,距品牌型企業有很大的距離,何況,其后尚有文化型和戰略型企業的高級階段哩!這樣的企業只適應物資短缺的經濟時期,加工型企業不具備市場運作能力,由于沒有自己的品牌,缺乏市場的拓展能力,其次加工型企業不具備產品開發能力以及缺乏無形資產創造能力。在品牌戰略的冬天,經營型企業也已處于捉襟見肘的局面了。國內有一些經營較好的企業,有相當的組織功能和市場開發能力,可以生產世界上許多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大多數產品,質量也達到國際上著名的同類產品水平,但其90%以上產品只是為他人貼牌生產的。嚴格地說,他們也只能算加工型企業而已,還算不上真正的經營型企業吧!紡織產品從加工到銷售要經過許多環節,如接單、品牌運作、營銷以及售后服務等。據資料稱:整個供應鏈的利潤分配大致如下:加工——〉接單——〉品牌——〉營銷10% 20% 30% 40%加工型企業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和勞動力,同時又造成相當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印染行業2000年以來的單位產量的利潤統計如表1所示:表1 印染產品每單位量的利潤統計
表1生動地勾劃出了加工型印染行業多年的苦行僧生涯,對號稱世界上紡織大國來說,不是太令人吃驚嗎?實際上國際的加工中心,在全球范圍不斷地尋找最佳的投資場所,一旦商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資本就會尋找新的投資場所,以實現更高的利潤回報。我國印染行業不正是抓住了前一個紡織生產東遷的發展機遇,由于眾多原因一直沿著數量增長的道路上奔跑,形成只能生產大量類同的低端產品,跟著單子走,安于貼牌生產,才形成今天的局面。處于代客加工生產的企業如何改變苦行僧的生產呢?從供應鏈
二.功能性產品的市場簡況根據美國棉花公司的生活方式調查稱:在消費者買過功能性整理產品的人群中,買過防皺(免燙)整理產品占54%,買過拒水整理產品占31%,買過防污整理產品占25%,買過抗菌整理產品占4%。在買過功能性整理產品的消費者中,說會再次購買功能性整理產品的,防皺(免燙)整理占96%,拒水整理94%,防污整理占93%。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