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焙烘溫度和時間的影響 織物整理時的焙烘溫度和時間是影響整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為了獲得較好的抗皺整理效果,分別采用不同的焙烘溫度和時間,對織物進行整理試驗,測定織物的折皺回復角,觀察織物表面的泛黃程度(表3)。 表3焙烘溫度和時間對織物抗皺性能的影響
由表3知,隨著焙烘溫度的升高或焙烘時間的延長,織物折皺回復角增大,其原因在于溫度越高,cA與纖維素纖維發生酯化反應的程度越大;時間越長,酯化反應越充分發生的酯交聯越多,抗皺效果就越好。但是,焙烘溫度升高,或焙烘時間延長,會使織物表面泛黃。因此,綜合考慮織物整理效果和表面色澤變化,應嚴格控制整理時的焙烘溫度和時間。整理液組分:檸檬酸7%,次亞磷酸鈉5%,TEA 5%,A-8320 3%,JFC 0.2%,浴比l:50。3.2。3三乙醇胺濃度的影響 三乙醇胺是檸檬酸抗皺整理的一種重要添加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采用三種不同濃度的三乙醇胺整理液處理織物,并測定織物的折皺回復角,觀察織物表面的泛黃情況(見表4)。隨著三乙醇胺(TEA)濃度的增加,織物折皺回復角出現反復,但泛黃程度隨著濃度增加而變好,其原因在于TEA使得織物的交聯程度大幅度提高,使cA分子上的羧基醚化,防止CA脫水形成不飽和多元羧酸而引起泛黃。ChristianSchramm[2]等研究表明,三乙醇胺可以防止檸檬酸在織物焙烘過程中分解、脫水生成不飽和多元羧酸,從而有效地抑制了織物的泛黃現象。整理液處方:檸檬酸7%,次亞磷酸鈉5%,A-8320 3%,JFC 0.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