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助劑對紡織品的升級換代、提高附加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使紡織品更加功能化,如抗菌、防腐、防水、防污、阻燃、防縮、抗皺、柔軟、增艷、透濕和消除靜電等,而且還可以改造染整工藝,使紡織品更趨高檔化、更具時代感、更加綠色化。 一、國產助劑自給率達90%市場只有世界的10%目前全球紡織助劑共有近100個門類、1.5萬個品種,年產量約280萬噸,其中印染助劑和后整理劑的產量增長較快。工業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和日本等的紡織助劑產量與纖維產量之比為15:100,世界平均水平為7:100。主要的大型紡織助劑生產企業大多集中在西歐和日本,其中西歐的紡織助劑在世界市場上處于支配地位,主要供應商有巴斯夫、拜耳、CLARIANT、汽巴精化和NOVO等公司。近年世界紡織產業從傳統的生產中心美國和西歐等向東南亞地區轉移,東南亞各國紡織助劑的需求量已超過北美、西歐和日本的總和,居世界第一。 與世界紡織助劑市場相比,我國紡織助劑市場只有世界的10%,其產量與紡織纖維產量之比約3.7:100,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盡管如此,近年我國的紡織助劑工業及應用水平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世紀70年代紡織助劑的年消耗還只有數千噸,到90年代末消耗量已達到24萬~25萬噸/年,其中國產助劑超過21.5萬噸,進口助劑約2.2萬噸,國產助劑的自給率達到了90%。目前我國紡織助劑的年產量為26萬~28萬噸,其中前處理劑約7.4萬~7.7萬噸,有凈洗劑、滲透劑、油劑、精練劑和穩定劑等約300個品種;印染助劑約15.8萬~16.2萬噸,有勻染劑、消泡劑、拉開粉、促染劑、乳化劑、分散劑、粘合劑、固色劑、熒光增白劑和保險粉等約600個品種;后整理劑約6.8萬~7.1萬噸,有抗靜電劑、柔軟劑、樹脂整理劑、防水劑和涂層劑等500個品種。我國生產的紡織助劑品種共有29個門類約1500個,其中主要品種約200個;生產企業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