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棉織物的防皺整理劑主要使用N-羥甲基化合物,但存在甲醛釋放的問題。多元羧酸作為一種無甲醛防皺整理劑,已受到普遍關注。其中,檸檬酸作為一種多元酸防皺整理劑,與其它多元酸相比,因其價格低廉、毒性低等優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檸檬酸的缺點是整理后織物的折皺回復角與2D樹脂相比較小,而且在焙烘后織物泛黃比較嚴重,這些缺點限制了檸檬酸在棉織物防皺整理中廣泛應用[1-3]。
乙二醛也是一種無甲醛整理劑,能夠提高棉織物的折皺回復角,但是低濃度的乙二醛會對棉織物造成很大的強力損失,并且價格比較高[5-10]。但乙二醛的醛基比較活潑,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與檸檬酸上的羥基發生反應,產生新的交聯劑用于防皺整理。這樣不但能夠降低檸檬酸上的羥基在焙烘時引起的泛黃程度,還可以大幅度提高織物的折皺回復角。
本實驗擬討論乙二醛-檸檬酸作為混合交聯劑對棉織物進行防皺整理。分析了多種因素對棉織物防皺整理工藝及其他性能的影響,并測試織物的耐洗性能。
1試驗
1-1材料、藥品及儀器
材料:經退煮漂的斜紋棉機織物,規格為50tex×62.5tex,500根/dm×240根/dm
藥品:檸檬酸、乙二醛、硝酸鈉、次亞磷酸鈉、氯化鎂(MgCl2·6H20),均為分析純;JFC(工業級)。
儀器:ZBD型白度儀,YG026A型電子織物強力機,YG(B)54lD-I型全自動數字式織物折皺彈性儀。
1-2實驗方法
1-2-1反應機理
乙二醛的兩個醛基是個強極性基團,碳顯較強的正電性,因而易與親核試劑反應,而檸檬酸中羥基上的氧具有孤對電子,有較強的親核性,氧以及孤對電子進攻羰基碳形成半縮醛,或進一步反應形成縮醛。這樣檸檬酸上的羥基與乙二醛反應會形成一種新的交聯劑。
1-2-2檸檬酸-乙二醛整理劑的制備
分別稱取一定質量的檸檬酸與乙二醛(檸檬酸與乙二醛的摩爾比為4:1),置于50℃的恒溫水浴鍋中,進行4h
1-2-3工藝流程
浸軋工作[自制的檸檬酸-乙二醛無甲醛整理劑(41.9%),硝酸鈉0~4g/L]→浸軋(二浸二軋,軋余率80%)→預烘(100℃,3min)→焙烘。
1-3測試方法
斷裂強力:按GB/T3923.1-1997法測試:折皺回復角(T+W):按CB/T3819—1997法測試;白度:采用白度儀測試。
2結果與討論
2-1催化劑的選擇
表1不同催化劑對整理織物性能的影響
| 試驗編號 | 催化劑名稱 | 回復角(°) | 白度 | 強力/N | 強力保留率% |
| 1 | 硝酸鈉 | 208 | 78.4 | 834 | 58 |
| 2 | 次亞磷酸鈉 | 199 | 59.2 | 904 | 63 |
| 3 | 氯化鎂 | 205 | 72.8 | 36.5 | 26 |
| 4 | 檸檬酸鈉 | 190 | 79.0 | 914 | 64 |
| 5 | 多聚磷酸鈉 | 182 | 77.3 | 949 | 67 |
注:交聯劑用量為6%、JFC0.2%、焙烘溫度為160℃、焙烘時間為90s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次亞磷酸鈉整理后織物的強力保留率較高,但是白度較差。次亞磷酸鈉的價格較高,而且作為含磷催化劑,對環境是有污染的,因此不考慮使用次亞磷酸鈉作為催化劑。使用氯化鎂后織物的折皺回復角較高,但是強力損失嚴重,僅剩26%,故不可使用。使用檸檬酸鈉和多聚磷酸鈉時,整理后織物的強力保留率和白度均較好,但是回復角太低,無法達到理想的防皺效果,所以也不能采用。使用硝酸鈉時,強力保留率稍低,但是整理后織物的防皺效果和白度均較好。所以采用硝酸鈉作為整理劑的催化劑。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