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水整理的目的和意義
滌綸纖維是一種優良的服用纖維,它和纖維素纖維混紡后織成面料,具有抗皺、免燙、易洗、快干等特點。早已成為國內外廣泛采用的服裝面料,但是滌綸是一種疏水性纖維(見表1),因而吸濕性非常小,在服用過程中存在著下列缺點。
表1各種纖維的吸溫性[1]
| 濕度45% | RH95% | |
| 羊毛 | 13.6-16 | 22 |
| 人造絲 | 12.1 | 27 |
| 絹 | 9-11 | 25 |
| 纖維素纖維 | 7-8 | 24-27 |
| 醋酯纖維 | 6-7 | 14 |
| 聚酰胺纖維 | 4-4.5 | 8-8.5 |
| 聚酯纖維 | 0.4 | 0.5-0.7 |
1、疏水性差:人體穿著過程中散發出來的溫度及濕度不能散發,貼身穿著時和皮膚有粘連感,穿著悶熱,不舒適。
2、對油脂有親和力:特別是領口、袖口、腳口極易吸油沾塵,留下永久性痕漬。
3、吸濕、導濕
4、洗滌過程中易再沾污,很易變灰泛舊。
5、手感硬糙,懸垂性差,有蠟狀感。
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消費水平的變更,對于襯衣面料不僅要保持抗皺、免燙、易洗、快干的特性,還要有艷麗而輕盈的外觀,以及穿著舒適等性能。基于這些原因,國內外染整工作者正著手研究親水(吸汗)整理,從而消除滌綸的缺點,保留其優良的特性。
二、親水整理的技術途徑
欲使合纖產品達到良好的親水性,主要應對坯布組織規格進行合理選擇、染整加工過程中前處理及后整理助劑等應用工藝技術安排等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坯布紐織規格的設計
親水整理的織物一般作為襯衣,裙料等夏令季節面料,屬于輕薄型織物。它直接與人體接觸,因此手感要求柔軟。織物表面與人體的接觸點要小而密,外觀要求輕盈、懸垂、艷麗、柔軟,應選用細支高密的織物。從原料來講,滌綸長絲比短纖維優良,而異型有光長絲比消光的園截面長絲艷麗。從組織規格而言,細紡組織勝于府綢。提花織物外觀優于平紋織物。設計的織物要盡量接近于絲綢產品,使外觀具有獨特的風格。
2、采用特殊前處理工藝改善外觀風格
用堿化或酸化處埋,使織物表面結構發生變化,纖維束及織物交織點處空隙增大,吸濕透氣得到改薔,織物外觀具有輕盈、懸垂的絲綢風格。
(1)純滌織物的前處理
純滌織物用堿減量工藝可使滌綸纖維結晶度高的表皮進行水解,外層部位纖維被挖蝕,纖維變細,纖維束疏松,交織點活絡,從而賦于織物有柔欽、懸垂的風格,透氣、吸濕
性得到改善[2]。
選用織物,45×45×133×72100%滌綸府綢
工藝流程:坯布→燒毛→退漿→堿處理(汽蒸法)→水洗→漂白→烘干→定形→絲光→染色→親水整理。
工藝條件:
NaOH濃度(克/升)35,50,65,80,95
溫度(℃)95-10
時間(分)60分
軋液率(%)85%
純滌織物吸濕性差,堿處理時軋液率應控制在85-90%,才能使堿液滲透,織物隨著堿濃提高,減量率逐漸提高,透氣量逐漸增大,手感逐漸改善(見表2)。減量率控制在15-20%之間即能達到輕盈、懸垂的手感。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