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涂層整理是一種特殊的功能性整理,由于涂層劑自身可以帶有功能性基團或向其中添加各種特殊效應的物質,當涂敷于織物后,可賦予織物單一或多種功能,增加織物特性,提高服用性能,擴大應用范圍,這樣也大大地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因此國內外正在積極的開發涂層技術和涂層產品。
本課題是研究解決滌棉65/35混紡帳蓬織物的阻燃、防水、拒水、拒油多種功能問題。由于滌棉混紡織物的阻燃技術難度大,并且還要將其他幾種功能同時施加于一體,其相互之間的矛盾勢必會更增加了課題的難度。據查滌棉織物的阻燃、防水等多功能產品目前國內還未見有這方面報導。我們采用涂層方法,配合相應的整理工藝和助劑,以達到多功能要求。因此研究適合于阻燃、拒水等性能的涂層劑是本課題的主要技術關鍵。
二、纖維燃燒與阻燃機理[1]
纖維這些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受到著火源的熱量,導致固相分解,其中主要是可燃性成分。這些氣體得到來自空氣提供的氧。一邊加速自由基分解反應,一邊釋放出大量熱能,形成有焰燃燒。燃燒熱再次作用于固相纖維高分子聚合體,促使其分解形成循環燃燒,如圖所示;
火源→纖維→固相分解
↗↘
熱氣化
↖↙
燃燒←與空氣結合
可燃物、熱、氧是形成循環燃燒的三種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阻燃應從循環各階段入手,切斷或抑制。有如下幾種方法,
1.利用纖維的收縮等特性使其脫離火源。
2.提高聚合物本身的耐熱性。
3.添加阻燃劑抑制固相分解,減少可燃性氣體產生。
4.用某些物質復蓋纖維表面,形成玻璃質層。
5.添加阻燃劑抑制氣體燃燒。
無論天然纖維還是合成纖維,雖在燃燒時狀態不同,但燃燒的機理大致相同,即易燃或可燃。當纖維受熱時,首先是其所含水分的蒸發,再經軟化、熔融(化纖)的吸熱過程,引起熱分解、裂解等,生成可燃性或不可燃性氣體、液態焦油狀物與固體殘渣,當達到燃燒的必要條件時,可燃性氣體、液態焦油狀物在固體表面上燃燒。由此可知,利用阻燃劑進行阻燃
1.在織物表面形成氣相(液相)或固相復蓋層,使氧不能與織物接觸而達到阻止燃燒的目的。
2.有的阻燃劑在燃燒時產生CO2、水蒸汽、氯化氫氣體,沖淡了氧以及燃燒時產生的可燃氣體,并帶走部分熱量而減慢燃燒的速度。
3.某些阻燃劑在燃燒時,能產生終止某些加快燃燒速度的自由基。
4.使織物催化脫水而延緩燃燒速度。
滌棉混紡織物,由于織物木身存在著滌綸與棉兩種纖維相互影響的特點,其熱解和燃燒要比單組分的纖維復雜得多,遇火即燃,同時還產生了比單一纖維組分數量更多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在燃燒中棉的碳化對熔融的滌綸起著繼續燃燒的骨架支撐效應,因此阻止了滌綸熔滴滴落而中斷燃燒的作
用,從而改變了燃燒循環熱轉移特性。故滌棉混紡織物的阻燃技術難度大于純滌綸或純棉織物。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