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整理始于20世紀60年代,由英國考茨公司將液氨用于紗線絲光,稱普羅格萊德法,當時主要用于縫紉線,并在三十多個國家中取得了專利權。從1963年起,挪威紡織研究院研究了液氨用于絲光織物,并將此專利權轉讓給挪威紡織發展公司,1970年中期正式運轉,定名為Tedecco織物液氨絲光法,采用氨→烘→蒸工藝,簡稱ADS工藝。不久,此項專利又轉讓給美國桑福賴公司,從此液氨絲光便轉向為液氨后整理并形成了三種工藝: ①Duralized工藝,是一種單純<FONT face=Verdana>液氨處理。 ②Sanfor—Set工藝,<FONT face=Verdana>液氨處理加樹脂整理。 ③Sanfor—Duralized工藝,<FONT face=Verdana>液氨處理加機械防縮。 1975年后,美國桑福賴公司以“Sanfor—Set”為商標命名的液氨處理織物,為勞動布等厚重織物打開了銷路。在上述三種工藝的基礎上,又發展了以液氨—樹脂—防縮相結合的工藝。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