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材料工程學院輕化工程系 唐人成 梅士英 宋心遠 陳文政
1 前言大豆資源豐富,豆粕價格便宜,從豆粕中可提取大豆蛋白,大豆蛋白的綜合利用是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廢物利用的一條良好途徑。在20世紀40年代,曾經探索過利用大豆蛋白等蛋白質制造再生蛋白質纖維,以部分取代羊毛和蠶絲等天然蛋白質纖維,但再生大豆蛋白纖維存在強度低、沸水收縮率高等缺點,影響了其使用價值。為了克服這些缺點,研究人員采用了將大豆蛋白與其它天然高聚物和合成高聚物進行共混紡絲的方法獲得新的含大豆蛋白的化學纖維。2000年,中國專利報道了將大豆蛋白與聚乙烯醇共混后再進行濕法紡絲的方法,當年這種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纖維在中國河南省實現了工業化的生產。如今,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纖維因其具有手感柔軟、吸濕導濕性好、服用舒適等優點已經引起了紡織工業界的極大關注。事實上,中國生產的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纖維是由20%的大豆蛋白和80%的聚乙烯醇組成,商業上簡稱大豆纖維。作者采用氨基酸分析儀測定的大豆纖維的氨基酸化學組成見表1。大豆纖維中最主要的氨基酸組成是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酪氨酸因在紡絲后處理過程中被完全交聯,故未檢出。大豆纖維截面呈腰子形、不規則啞鈴形或花生形,大豆纖維的縱向或表面有不光滑溝槽,纖維中存在較大的空隙(圖1)。大豆纖維的化學組成和形態結構對其染色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酸性染料、1:2型的金屬絡合染料、活性染料是目前大豆纖維染色所用的主要染料。盡管大豆纖維的染色工藝條件已基本成熟,但染色機理仍不是十分清楚。本文的目的是通過四只酸性染料在大豆纖維上吸附動力學和吸附等溫線的研究了解酸性染料在大豆纖維上的吸附機理,另外也探討了pH值和中性電解質對染料吸附的影響。2 實驗部分2.1 實驗材料紗線:60s的大豆纖維紗線是由蘇州市新蘇綸紡織有限公司提供,用2g/L非/陰離子洗滌劑、5g/L碳酸鈉、3g/L硅酸鈉和20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