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訪中1,吳燕萍2,華載文3(1.上海東華大學材料學院,上海200051; 2.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常州 213004;3.上海東華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上海200051)作者簡介:馬訪中(1972-),男,安徽廬江縣人,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在讀博士,主要從事反應性共混的研究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單組分水性PU涂層劑,多用小分子交聯劑交聯高分子量的聚氨酯,或直接制備高分子量的單組分PU [1].這些工藝路線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合成高分子量的PU,在聚合反應后期,反應體系的粘度高,攪拌與傳熱困難,容易產生凝膠,生產操作與控制困難,且高粘度的PU較難乳化;丙酮法雖然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必須使用大量的有機溶劑[1],溶劑的回收與純化使得工藝復雜,設備投資與生產成本增加,且反應器效率低,易造成環境污染;制備外交聯型的單組分聚氨酯水性乳液時,還必須考慮交聯劑與PU及水的相容性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驗將聚丙烯腈水解物(HPAN)同多端氨基PU預聚體在室溫下經反應性共混,生成在水中穩定存在的高分子羧酸銨鹽.將該羧酸銨鹽涂布、烘干、焙烘后,羧酸銨鹽受熱后脫水生成酰胺,制得具有-定防水透濕性能的PU涂層.這種涂層主要通過防水透濕機理實現透濕.
用上述工藝制備的涂層布,耐水壓值約6370Pa,透濕量約2558g/m2·d.對比試驗中的國產普通水性PU涂層耐水壓約4600Pa,透濕量約2100g/m2·d.如用腈綸廢絲/膠作原料制備HPAN[2],可大大降低PU涂層劑的生產成本.
1 實驗與測試1.1 主要原料與儀器1.1.1 織物 190T尼絲紡.1.1.2 主要原料 聚乙二醇(PEG):上海高橋化工廠,工業級;聚丙二醇(PPG):上海高橋石化三廠,工業級;2,4-甲苯二異氰酸酯(TD1):上海南翔試劑廠,分析純;二乙醇胺(DEOA):北京試劑廠,分析純;防水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