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愛民 廣東省紡織工程協會 廣東佛山/510220作者簡介:楊愛民(1955-),男,高級工程師,總經理,主要從事紡織染整技術研究,清潔生產以及節能工作
紡織工業是廣東省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工業之一,也是廣東省的主要支柱工業之一。據廣東省統計局統計,2005年全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含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織造業和化纖制造業)銷售總額為1993.68億,占全省工業總銷售額5.7%;銷售稅附加稅為6.76億,占全省工業總銷售稅附加稅的3.1%;從業人口137.5萬人,占全省工業總從業人數的13.15%。以上統計數據還未包括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同時,紡織工業也是廣東省的資源消耗大戶,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大戶。同樣以2005年計算,紡織企業的水消耗超過1億噸,標煤消耗超過300萬噸,電耗超過1O億度(kWh)。 從上述數據反映出紡織工業為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反應了紡織工業給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在社會發展和行業發展的矛盾中,廣東紡織企業進行清潔生產,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長久意義。
1 基本情況1·1 背景 廣東省紡織企業清潔生產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背景。 首先,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要求廣東的紡織企業改變目前的狀況,要大幅度的削減資源消耗量,大幅度的減少污染物排放量。近幾年,廣東省每年公布依法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名單反映出社會的強烈要求。而在紡織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是改變這種狀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其次,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生產加工能力增大,使得大多數紡織企業感到壓力。許多企業認識到,如果不從企業內部進行挖潛是無法進行市場競爭的。清潔生產是企業內部挖潛的最好方法之一。 再者,大多數紡織企業還是處在粗放型管理,原材料的浪費大、缺乏必要的計量和統計、工藝重現性差、生產現場管理隨意等等。許多企業已經明顯地感覺到這種管理已經不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