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沉淀池是污水處理工程中常用的構筑物,對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穩定出水水質、降低運行成本和控制基建投資起著重要作用。沉淀池按作用分為初沉池和二沉池。初沉池主要對密度大的懸浮物進行沉淀分離,可通過投加合適的化學藥劑,去除部分污染物。二沉池主要沉淀分離生化系統出水中以微生物為主體的、密度小、受水流影響不易沉降的懸浮物。按水流方向的不同分為平流式、輻流式和豎流式三種。隨著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水平和設計水平的提高,各種類型的沉淀池都有了較大的改進。
平流式沉淀池:由于具有施工簡單,造價較低,耐沖擊負荷及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廣為使用。但該池配水不易均勻,要求排泥構件耐腐蝕,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輻流式沉淀池:設備自動化程度高,且型號規格已形成系列,管理簡單。因多為圓形結構,施工質量要求高。在大、中型污水處理工程應用最為廣泛。
豎流式沉淀池:排泥方便,管理簡單,占地少,無需特定排泥裝置,缺點是池深較大,施工困難,不耐沖擊負荷。一般在小型污水處理廠使用。
廣州中環萬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根據多年來在印染廢水處理方面的工程實踐,采用生化和物化相結合的工藝,在沉淀池的選用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二、初沉池的選用
印染廢水中比較難處理是煮煉漂廢水、含大量PVA的廢水、印花廢水等,這類廢水的主要特點是CODCr較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含有大量染料、漿料以及各類助劑,有些還含有對微生物生長不利的成分,如硫化物等。在進入生化系統前,通常都要對這部分廢水進行預處理,去除部分對微生物生長有害的污染物。
預處理常見的有沉淀池法和氣浮法。氣浮法由于其設備復雜、鋼結構設備容易腐蝕、使用壽命較短、不易操作管理等缺點,在印染廢水處理中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沉淀池法主要是向水中投加的化學藥劑與廢水中含有污染物的 (膠體)顆粒發生反應或相互聚合,凝聚成能自然沉降絮體的一種辦法。由于形成的絮體無機物含量較高,顆粒較大,沉淀后不易破碎,
三、二沉池的選用
生化系統已成為印染廢水處理的關鍵工藝。生化系統中起著主要作用的是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微生物不斷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新陳代謝,活性污泥數量不斷增長,當超過一定濃度時,就應當排放一部分,這部分就是剩余污泥,并回流一部分,以保持曝氣池合適的污泥濃度。這一過程完全依賴二沉池的作用。
考慮到二沉池的一些污泥需要回流,一般地,沉淀過程中無需加任何藥劑,以保留污泥的活性。但由于沒有加混凝劑,污泥比較松散,采用帶有吸泥功能的平流式、輻流式沉淀池,減少對沉淀污泥的擾動。這一效果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尤為明顯。
在生物膜法中,氧化池中的微生物濃度較高,生物膜的脫落和增長保持平衡,不需污泥回流。產生的污泥較少,且比較分散,在二沉池常常投加一定數量的混凝劑以達到沉淀效果。
四、斜管(斜板)沉淀池的選用
斜管(斜板)沉淀池是一種根據“淺層沉淀”理論,在池中加設蜂窩斜管或斜板,以增加沉淀效果的新型沉淀池。由于其具有占地少、處理效果穩定、維護簡單,在水量較小的工業廢水中應用比較普遍。但是,應用于初沉池中,由于沉淀物體積較大且質量較重,如果排泥不及時,容易造成斜管堵塞或整體坍塌,應用于二沉池時要注意藻類滋生的問題。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