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菌群為主的剩余污泥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而這一分解的關鍵在于微生物細胞的溶解,其控制步驟是細胞壁的生物降解。因此,可以利用水解酸化工藝處理顆粒狀有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的優越性,使用兼氧技術處理剩余污泥。 水解酸化工藝中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細菌和產酸細菌,針對顆粒狀的剩余污泥,尤其是針對剩余污泥中活性細胞的肽聚糖細胞壁,它們有較強的水解能力。所以,采用水解酸化工藝處理剩余污泥可以順利地將細菌細胞壁水解,并將大分子的細胞物質降解為兩個碳、三個碳的小分子物質,從而有效地溶解剩余污泥,實現剩余污泥減量化。此降解過程如圖4—38所示。
當剩余污泥進入水解酸化系統后,顆粒狀的剩余污泥被大量的水解細菌截留和吸附,在水解細菌的作用下,以多糖和氨基酸等物質構成的黏膠液被水解,菌膠團解體為分散的活性細胞,并為水解細菌所包圍。隨后,構成細菌細胞壁的肽聚糖被水解細菌斷鍵分解,細胞壁被打開,從而使細胞死亡裂解。細胞壁的破裂使內含的細胞物質釋放出來,其中包含溶解性物質和非溶解性物質。非溶解性細胞物質在水解細菌的作用下被進一步水解為溶解性物質,并隨系統中的溶解性物質被產酸細菌降解為小分子的脂肪酸和H2、c02等無機物。經過這一復雜的作用過程,剩余污泥得到有效的溶解,其復雜的有機組成轉化為簡單的小分子有機物,并進入系統水體中,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生物處理。因此,采用水解酸化技術可以有效實現剩余污泥減量化。 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過程中,污泥顆粒的吸附、菌膠團的解體、細胞壁的打開以及細胞物質的降解這一系列過程并非以時間順序在系統中依次進行.,而是同時存在于反應系統中,它們構成了一個復雜的剩余污泥分解系統。在這一系統中,伴隨著剩余污泥的水解,剩余污泥中被菌膠團吸附和包裹的有機物被釋放出來,這些有機物同樣可以在水解產酸細菌的作用下得到降解。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