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布必用“染缸”,染色必生污水,這是印染行業的“行規”。但是不同的染缸產生的污水量卻大有差別,日前記者在紹興縣采訪時發現,一些印染企業換了一口“染缸”后,污水減排量高達六成多。
這口“染缸”學名叫作“氣流缸”,其工作原理好比是“蒸桑拿”,即先把水氣霧化,以此來完成布料的染色工藝;而傳統的“J型缸”則就像是“洗大池”,用液態水來完成染色過程。
一個“蒸桑拿”,一個“洗大池”。同樣是用水,用量就大不相同了。浙江怡創印染有限公司是紹興縣較早使用這種新型染缸的企業,公司總經理錢淼根告訴記者,“洗大池”染1噸布,一般要用8噸至12噸左右的水,而“蒸桑拿”只要3.5噸至5噸的水。待工藝成熟后,完全可以做到減排34的污水。新染缸還有很多別的魅力,除了節能減排外,“氣流缸”染色的“作品”——面料的附加值也更高了。 印染企業間的低價競爭一度相當激烈,究其原因,染缸也“難辭其咎”:原來的“J型缸”,要么染梭織面料,要么染針織面料,產品種類單一,只好打“價格戰”了。而“氣流缸”除印花外,什么面料都能做,染的面料質量也更高,不容易揉傷。“這種區別就好比是開汽車與駕馬車,產品質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錢淼根說。
東西好,價錢也不菲。從去年到現在,“怡創”共買了11臺德國造的“氣流缸”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紹興,換用“氣流缸”還只是為數不多的印染企業的自發行為,由于投入較大等多方面原因,很多紹興中小型印染企業仍然在使用傳統的“J型缸”。該縣印染業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該縣共有4000多臺“J型缸”,哪怕是換一半的話,減少排放的污水量也會相當可觀。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