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印染生產概況
1.1. 概念 印染工藝指在生產過程中對各類紡織材料(纖維、紗線、織物)進行物理和化學處理的總稱,包括對紡織材料的前處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過程,統(tǒng)稱為印染工藝。染色是使染料與纖維之間發(fā)生化學或物理化學的結合,或用化學方法在纖維上生成顏料,使整個紡織品具有一定堅牢色澤的加工過程。 根據(jù)產品使用的原料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棉紡織印染、麻紡織印染、毛紡織染整、絲綢印染和其他印染。 1.2. 化學品的使用
A. 染料 染色過程中能使纖維獲得色澤的物質稱為染料。染料一般能直接溶于水或通過化學處理而溶于水,對纖維有一種結合能力(親和力),并在織物上有一定的色牢度。染料對纖維的染色,包括面很廣,而且各種染料對各種纖維的染色情況也各不相同。根據(jù)其性質和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直接染料:不依賴其它介質而直接染色,大多數(shù)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鈉鹽(-SO3Na)和少量羧基鈉鹽(-COONa)。 不溶性偶氮染料:又稱之為納夫妥染料或冰染染料。一般先打底再顯色,主要用于棉纖維的染色。因該染料對人體和環(huán)境有害,已被歐美市場拒用。活性染料是一種含有能與纖維上的羥基、氨基或酰胺基發(fā)生共價鍵結合的活性基團的可溶性染料,廣泛應用于棉、麻、絲、毛和化纖等紡織材料的印染。 還原染料不溶于水,它的分子結構中含有酮基,是一種在堿性的強還原溶液中生成隱色體而溶解后才能染色的染料。 可溶性還原染料一般是由還原染料衍生而來的,是用還原染料經(jīng)過還原及酯化而成的隱色體硫酸酯鈉或鉀的鹽。與還原染料不同的是在染色的過程中不使用燒堿和保險粉。 硫化染料是含有2個或以上硫原子組成硫鍵(R―S―S―R¢)的染料,在染色過程中必須使用硫化堿。硫化染料價格低廉、氯漂牢度差,適用于棉、粘膠和維綸纖維的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類水溶性較低的非離子型染料,主要是低分子偶氮、蒽醌及二苯胺的衍生物,其特點是在分散劑的作用下,在溶液
1.3. 廢水特點 印染廢水的水質隨加工的纖維種類和采用工藝以及使用的染化料的不同而異,污染物組分差異很大。一般印染廢水pH值為6~13,色度可高達1000倍,CODCr為400~4000mg/L,BOD5為100~1000mg/L, 印染廢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濃度高、種類多、含有毒害成份及色度高的特點。以處理難度為標準可分為: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