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O組合工藝處理印染廢水設計
某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染色、印花為主的加工型鄉鎮企業,廢水主要來源分三個部分:①染料車間,主要由各類坯布染色后排放的含染料的廢水混合而成,其中包括整個工藝中所需前處理水;②印花車間,半成品水洗及滾筒沖洗水等;③各類生活用水。印染混合廢水具有如下特點:①廢水量大,約占印染用水量的70%~90%;②水質復雜,色度高,有機物含量高,耗氧量大,懸浮物多,并且含有微量有毒物質;③受原料、季節、市場需求等變化的影響,使水質水量變化很大。 研究所于1996年8月承擔了該項目的設計,針對印染廢水的具體特點,采用了O/A/O生化組合工藝。在進水CODCr為1600 mg/L(大于設計標準)的情況下,出水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了GB 8978—88一級標準,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該項目總投資280萬元,征用土地3350m2,投運一年多來運行穩定、情況良好,于1998年12月通過了嘉興市環保局驗收。
1 廢水處理工藝
工藝流程如下:

設計原水水量:2000 m3/d。設計原水水質為印染混合廢水:CODCr≤800 mg/L,?BOD5≤250 mg/L,色度=500(倍),pH=8~10。設計出水達到GB 8978—88一級標準,即?CODCr≤100 mg/L,BOD5≤30mg/L,色度=50(倍),pH=7~9,SS≤70 mg/L。 1.1 預處理部分 ①格柵井。格柵井尺寸為1.2 m×1.0 m×1.0 m。設粗、細格柵各一道,前道粗格柵的柵條間隙為20 mm,后道細格柵的柵條間隙為10mm。60°角傾置,人工清渣。 ② 調節池。容積為450 m3,地下式,水力停留時間5h。內設穿孔管曝氣攪拌,防止沉積,同時起到預曝氣的作用并去除部分CODCr。? ③ 豎流式沉淀池。容積為
2 工程調試運行
本工程1997年5月初開始生物馴化和設備調試。工程調試接種微生物取自杭州印染廠二沉池干污泥。一好氧、兼氧、二好氧采用先間歇培養后用印染廢水連續馴化的方式培養微生物,好氧池半個月,兼氧池一個月后,微生物培養馴化基本完成。 1997年11月開始在初沉池進行加藥試驗,經一周后出水水質穩定達標。1998年11月18日--19日經嘉興市環境保
| 采樣時間 | 采樣點 | PH值 | SS(mg/L) | 色度(倍) | CODCr(mg/L) | BOD5(mg/L) |
| 11月18日 9:20 | 進水 | 10.68 | 686 | 160 | 1570 | 276 |
| 出水 | 7.69 | 34 | 8 | 76.7 | 10.7 | |
| 11月18日 11:20 | 進水 | 10.10 | 644 | 100 | 1960 | 857 |
| 出水 | 7.71 | 40 | 8 | 61.3 | 10.5 | |
| 11月18日 13:20 | 進水 | 9.71 | 600 | 160 | 1710 | 704 |
| 出水 | 7.65 | 26 | 8 | 60.7 | 9.45 | |
| 11月18日 15:20 | 進水 | 9.78 | 594 | 160 | 123060.7 | 203 |
| 出水 | 7.78 | 22 | 8 | 72.0 | 14.5 | |
| 11月19日 9:20 | 進水 | 6.92 | 256 | 100 | 1390 | 675 |
| 出水 | 7.72 | 32 | 8 | 60.0 | 10.2 | |
| 11月19日 11:20 | 進水 | 7.12 | 428 | 160 | 2000 | 730 |
| 出水 | 7.59 | 40 | 8 | 62.0 | 9.22 | |
| 11月19日 13:20 | 進水 | 9.61 | 481 | 160 | 1840 | 644 |
| 出水 | 7.78 | 34 | 8 | 64.7 | 8.69 | |
| 11月19日 15:20 | 進水 | 10.32 | 1000 | 100 | 1540 | 120 |
| 出水 | 7.79 | 46 | 16 | 78.70 | 14.4 |
從表1可見,治理設施出口各主要污染物指標八次監測均達到設計標準,出水水質較穩定,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較高(平均去除率CODCr為95.99%,BOD5為97.91%,SS為94.44%,色度為93.48%)。驗收后二年來,處理設施一直穩定運轉。
3 經濟分析
① 電費:按100 kW計,功率系數取0.8,電費為0.86元/(kW·h),則1 651.2元/d,即0.826元/m3廢水。? ② 藥劑費:鐵系混凝劑按0.15%投加,350元/t藥劑,計0.525 元/m3廢水。聚合堿或酸按200元/d計,為0.10 元/m3廢水。PAM 0.02
4 結果討論
4.1 O/A/O處理工藝機理分析 O/A/O生物處理工藝綜合了厭(兼)氧、好氧和A—B法處理工藝的優點,克服了各自的缺點,使得三種工藝相得益彰,達到了環境目標和能源目標的統一。 ① 突破了傳統的A—B工藝生物吸附—氧化概念。首先在形式上,將仍屬活性污泥法范疇的傳統A—B工藝改為生物膜法(接觸氧化),增加了MLVSS,提高處理效率,縮短水力停留時間,減少投資;其次在微生物降解機理上,將通常與吸附段伴存的污泥再生池省去,使得微生物再生在生物膜這一微生態系統內得以實現;再是在功能上,革新了傳統A—B法只適于高效處理高濃度易生物降解有機廢水,而對可生化性差的工業廢水無能為力的概念,本工藝豐富了B段的內容,采用A/O克服了上述弱點。最后,本工藝保留了A—B法的優點,通過人為地制造濃度梯度,產生高效率的有機物去除效果。 ② 通過分格(兼氧分二格)分段的方法,使不同格段具有不同的優勢微生物種群,其表現出來的優點為:處理有機物的種類更加多樣化,對各有機物的去除更為徹底。 ③對A/O工藝的改進。這里的“A”是指兼氧水解(酸化)。首先傳統的A/O法由于A段前置,為了達到除磷脫氮的效果,最后的好氧處理出水必須有幾倍于處理水量的水回流至A段,導致建設費用較大。本工藝在第一個O/A中已達到了去除磷、氮的效果;其次傳統的O/A法為了達到較好的出水,在O段必須有足夠
5 結論
① O/A/O組合工藝不僅具有較高的有機物去除效率,而且容易得到較好的出水水質,在有脫氮除磷要求時可同時得到去除氮磷的效果。? ② 實際運行表明:O/A/O組合工藝使較大部分好氧污泥在工藝內部消化,大大減少了剩余污泥量,可以不必建單獨的好氧污泥裝置。 ③ O/A/O組合工藝很好地體現技術經濟的優點,減少了建設費用和運行成本(與其他工藝相比,減少了停留時間,即減少了電耗)。 ④ 實踐證明,O/A/O組合工藝對處理有機物成分復雜的廢水,特別是對既含有易降解有機物又含有難降解有機物這一類具有一定可生化性但可生化性較差的混合廢水的處理,提供了一條經濟有效的思路。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