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除鹽技術介紹
淺除鹽水處理技術就是根據工藝要求, 不完全處理水中鹽類物質的一種新技術, 具體地說就是對水質影響不大的SiO32-不作處理。這種技術特別適用于工業鍋爐的水處理(工業鍋爐的給水一般只作軟化處理) , 與常規的軟化處理相比工藝系統相近,但運行費用可大幅降低, 在有氨源的企業特別適合,它是在原來的軟化處理系統基礎上進行改造, 具有投資省、改造工程量小的特點, 能使水質由軟化水提質為淺除鹽水。下面將對該項技術做詳細介紹:
1、淺除鹽技術工藝特點
(1) 淺除鹽技術為局部脫鹽工藝。所謂“淺除鹽水”為: 處理后水質導電率為10~100 μs/cm (含鹽量5~ 60mg/L ) ,比除鹽水(含鹽量在1~5 mg/L ) 稍差。除鹽水的脫鹽率為98% 左右, 淺除鹽水為90%~ 95% ,淺除鹽屬于部分脫鹽。
(2) 出水具有一定的酸度。常用的淺除鹽工藝為: 前置陽床(弱酸樹脂) →陽床→陰床(弱堿樹脂) →除碳器→淺除鹽水箱。由此可見, 淺除鹽只能除去水中的強酸性陰離子(SO42- 、Cl- 、NO3-) , 而水中的弱酸陰離子(HSiO3- 、HCO3- ) 則不變, 因此, 出水呈酸性, 這是由弱堿樹脂的特性所決定的。
(3) 工作交換容量高, 系統運行周期長。淺除鹽使用交換容量高的弱酸樹脂(前置陽床) 和弱堿樹脂。制水時, 前置陽床處理碳酸鹽硬度, 減輕了陽床負擔, 陰床內為特種弱堿樹脂, 這樣能充分發揮弱型樹脂交換容量高的優點, 使系統運行周期長, 水質穩定。
(4) 強酸樹脂的再生廢液再生弱酸樹脂, 再生比耗低, 廢酸排放量少, 經濟性好。前置陽床與陽床一同串聯再生。再生時, 全部再生液首先通過陽床, 再進入前置床, 對陽床中的強酸樹脂來說為過量再生(再生比耗215~ 310) , 再生度大
(5) 陰床一般采用低濃度氨水或化肥生產中的廢碳銨液再生, 這對具有氨源的化肥生產企業比較適合, 可實現原料自給, 并可有效利用化肥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碳銨液解決了廢碳銨液出路及污染問題, 變廢為寶, 經濟效益、環保效益明顯。
(6) 系統簡單、操作方便、運行可靠。
2、應用淺除鹽技術對原有軟化水處理系統進行改造
2. 1 改造前的水處理(軟化) 工藝流程圖(見圖1)

圖1 二級鈉離子交換軟化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