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廢水處理工藝方案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污水水量和水質
一、污水來源
二、污水水量
三、污水處理站設計規模
四、污水水質
五、出水要求
第三章 污水處理站方案設計
一、處理工藝分析與選擇依據
二、污水處理站設計原則
三、編制依據
四、污水站工藝流程方案的選擇和技術論證
五、工藝流程確定
六、工藝流程簡述
第四章 污水處理站工程設計
一、工藝設計
二、污水處理效果分析
三、結構設計
四、配電設計
第五章 人員編制與項目實施計劃
一、人員編制
二、項目實施計劃
第六章 污水處理站總投資估算
一、總投資估算
二、噸水投資估算
第七章 運行費用
第八章 污水處理站平面布置圖、高程圖
第一章 總論
為發揮原有品牌市場效益,帶動其他紡織企業快速良性發展,原華金集團和紡聯等合并成立華金苑針織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城陽區開工興建青島市紡織工業園。該工業園在生產過程中將排放大量印染污水,為防止污染,造福子孫后代,根據“三同時”原則,華金集團在開發建設工業園的同時,決定同時籌劃建設三廢治理工程。公司領導對此十分重視,決心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從環境評價入手,決定加大環保投入,把工業園建設成一個高水平的現代化無污染工業園區。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樹立華金品牌形象,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和我公司在治理工業廢水方面都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優良的工程業績,在廢水處理技術等方面按照合作協議一直相互交流、合作,現針對華金苑項目的重要性,兩家決定共同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參與項目競標,憑借兩家的實力,為華金苑的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為青島市的環境保護事業增姿添彩。
第二章 污水水量和水質
一、污水來源:
紡織印染工業污水主要來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織造工段污水排放較少。
1、退漿污水:棉織物上的漿料和纖維本身的部分雜質在漂染前必須去除。退漿污水一般
2、煮煉污水:為保證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質量,要將纖維中的棉蠟、油脂、果膠類含氮化合物等雜質除去。煮煉工藝一般用燒堿、堿性鹽、水玻璃及適量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在
3、漂白污水:漂白工藝一般采用次氯酸鈉、過氧化氫(雙氧水)、亞氯酸鈉等氧化劑去除纖維表面和內部的有機雜質,使織物漂白。由于這些氧化劑在漂白過程中被分解,所以漂白污水的特點是量雖大,但污染濃度小,污水中含有剩余漂白助劑、表面活性劑和無機鹽等,BOD5和CODcr均較低。該類污水主要來自華金。
4、絲光污水:絲光處理是在氫氧化鈉濃堿液中浸漬,提高纖維的張力強度,增加表面光澤度,降低織物的潛在收縮率和增加與染料的親和力,該污水含NaOH 3%~5%,一般通過多重蒸發濃縮后回收利用,先用于絲光,再用于調配煮煉液,故絲光污水較少排放,經多次重復利用和堿回收,最終污水堿性仍很強,BOD卻較低。其污染程度根據加工布的種類而異。該類污水主要來源于華金且污水量僅占污水總量的1%左右。
5、染色污水:其特點是水質變化大,色度高,主要污染源是染料和各種助劑。由于選擇的染料、助劑和染色工藝及設備的差異很大,污水水質變化很大。一般染色污水的堿性很強,染料本身的BOD很低,但COD卻很高。染色污水中的許多物質不易被生物降解,單純的生物處理,COD去除率僅為60~70%,脫色率也僅為50%左右。染色污水是本方案主要處理對象,來自華金和青紡
6、印花污水:印花污水主要來自調色、印花滾筒、印花篩網的沖洗水以及后處理的皂洗、水洗及洗印花襯布的污水,其污染程度高,此外活性染料應用大量的尿素,使其污水氨氮含量升高。印花污水主要來源于華金。
7、整理污水:該種污水含有多種樹脂、甲醛、表面活性劑等,但污水量較少。該類污水主要來源于青紡聯。
8、其他污水:包括生活污水、蒸汽凝結水等,該污水所占比重較小。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印染污水來源較為復雜,綜合污水水質、水量變化量較大,其污染程度也較高。
二、污水水量:
該污水處理站預期處理量
三、污水處理站設計規模:
按
四、污水水質:按建設方提供的綜合污水水質作為設計依據。
CODcr ≤1300mg/l BOD5≤420mg/l
SS≤280mg/l 色度≤500倍
pH=10.5
五、出水要求:
綜合出水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二級排放標準(1998年1月1日后建設單位),即:
CODcr ≤180mg/l BOD5≤40mg/l
SS≤100mg/l 色度≤80倍
pH=6~9
第三章 污水處理站方案設計
一、處理工藝分析與選擇依據
1、根據上述印染污水特點,污水處理的主要對象是堿度、不易生物降解或生物降解極為緩慢的有機物質、染料色素以及有毒物質等。國內棉紡織物染色污水多采用好氧生物處理為主的處理工藝,純棉織物染色污水采用好氧處理效果較好。針對該
2、針對印染污水含有大量的難降解大分子物質,在好氧處理前增加水解酸化工序(即兼氧處理),使環鏈或長鏈的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為短鏈低分子容易降解的有機物,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破壞染料發色基團,可以明顯提高全流程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率。
生物處理工藝可采用各種類型的好氧處理工藝,以活性污泥法和接觸氧化法使用的較多,因接觸氧化法在池容、運行管理、處理效果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本設計優先擬采用該工藝。
3、污水色度很高是該污水的治理重點之一。因使用染料品種復雜,染色加工過程中10~20%將進入污水中,致使污水色度深,成分復雜。對各類染料性質的了解有利于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案。根據建設單位提供,使用染料以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為主。活性染料為親水性染料,活性污泥對其吸附作用較小,硅藻土對其脫色效果較差,混凝脫色效果不很理想。分散染料是一種不含水溶性磺酸基因的疏水性較強的非離子性染料,分散染料污水采用混凝脫色效果較好。大部分染料均可用氧化法脫色。
二、污水處理設計原則
1、工藝先進成熟,運行可靠,出水穩定達標。
2、操作簡單,運行穩定,便于維修管理。
3、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建設投資。
4、力求減少能耗和材料消耗,并降低運行費用。
5、充分考慮工程的分期建設,力求處理站設施布局合理,整齊美觀,體現綠色環保設施特點。
6、占地面積盡量減少。
三、編制依據
1、國家及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技術政策;
2、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
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四、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方案的確定及技術論證
根據紡織印染廢水的特點:堿度較高、懸浮物較少、色度高、CODcr居中但較難生化、含一定NH3~N
1、印染廢水的排放極具周期性,為保證后續各處理單元均能按最佳工況點運行,故必須設調節池均衡水量及水質,并通過曝氣攪拌,降低部分CODcr 和色度。
2、因印染廢水SS較低但pH較高,可不設初沉工序,但必須把pH首先調至中性,為后續生化處理作準備。
3、鑒于印染廢水BOD5/CODcr較小,可生化性能差,因此必須設水解酸化工藝,即兼厭氧工藝,靠兼性菌使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為較易生物降解的短鏈有機物,改善可生物降解性能,提高全流程的去除效率。
4、采用好氧生化工藝,降低有機污染物:可采用的好氧生化工藝很多,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氧化溝、SBR工藝及生物接觸氧化法等。各工藝簡介如下:A、普通活性污泥法:主要特點是負荷中等,對污水沖擊負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運行管理較為嚴格,易產生污泥膨脹等現象,抗毒物沖擊能力不強,在印染污水中應用不多。B、氧化溝法:屬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特點是處理水質好,污泥產率低,耐沖擊負荷,具有部分除磷脫氮功能,管理方便,但占地面積較大,在印染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少。C、SBR工藝: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活性污泥新工藝,即間歇性活性污泥法,流程較簡單,投資較省,出水穩定,國內在城市污水、制革污水等已有應用,但目前尚欠成熟,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污水處理工藝。D、生物接觸氧化法屬生物膜法,微生物固定于池內的生化填料上,特點為充分利用填料的比表面積,可設計較高的 容積負荷,減少池容,減少占地面積,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有一定的耐沖擊負荷能力,操作管理簡單,出水效果穩定,產泥量小,在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應用廣泛,工藝穩定成熟,在印染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多。
好氧生化處理工藝是全處理流程的核心,直接決定將來出水水質及其穩定性,而且它在總投資及運行費構成中所占比重較大,故應對各種生化處理工藝進行詳細的技術、經濟比較,選擇最佳工藝方
5、好氧生化處理后必須設二沉池分離微生物新陳代謝產物和其它SS ,采用輻流式沉淀池,齒形堰出水。
6、為了使色度達標,采用投加氯氣脫色,徹底清除色度而不產生污泥。
五、工藝流程圖:
六、工藝流程簡述:
1、廢水部分:廢水經過格柵、自動旋轉格柵機去除大部分懸浮物后,自流入集水池,通過大流量潛污泵將水泵入曝氣調節池,在調節池內通過預曝氣,對水質、水量均勻調節后,按設計流量由泵提升入水解酸化池。集水池和曝氣調節池通過液位浮球開關自動控制液位。廢水在厭氧菌、缺氧菌的作用下,廢水中的CODcr、BOD5、色度有一定的去除,同時該池還可消化部分污泥,減少系統污泥量。廢水進入接觸氧化池后,在此與附著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觸,并通過完全混合式連續鼓風曝氣提供微生物所需要的溶解氧,利用微生物的有氧代謝降解大部分CODcr、BOD5 和SS,同時廢水中的NH4-N也有所下降。接觸氧化池出水連同殘留的懸浮物和脫落的生物膜共同進入二次沉淀池進行沉淀,沉淀出水通過投加氯氣將廢水中的部分發色物質氧化達到去除色度的目的,保證出水色度達標排放。
第四章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一、工藝設計
1、集水池
功能:收集污水,提高曝氣調節池的池容利用率。
鑒于污水處理站距生產車間較遠,考慮到污水總排放口水位較低,因此設計一集水池,提高曝氣調節池的池容利用率。集水池采用地下式,砼結構,考慮到同時滿足二期工程,確定集水池有效容積
2、曝氣調節池
功能:a、均衡水量,解決進水不均勻與處理構筑物規模恒定之間的矛盾。
b、均衡水質,使各處理單元構筑物在最佳工況點運行,減少后續處理沖擊負荷。
調節池采用半地下式砼結構,有效容積
| 項目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去除效率 |
| CODcr | 1300mg/l | 1235 mg/l | 5% |
| BOD5 | 420 mg/l | 418mg/l | 7% |
| SS | 280 mg/l | 271 mg/l | 3% |
| 色度 | 500倍 | 490倍 | 2% |
| pH | 10.4~10.5 | 8~9 | —— |
3、水解酸化池
功能:對印染污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質和不溶性物質通過水解酸化,降解為小分子物質和可溶性物質,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BOD5/CODcr值,為后續好氧處理創造條件。
水解酸化池分為兩級,采用地上式砼結構,容積負荷Nv=3.5kgCODcr/m3.d,有效容積為
| 項目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去除效率 |
| CODcr | 1235mg/l | 766mg/l | 38% |
| BOD5 | 418 mg/l | 293mg/l | 30% |
| SS | 271 mg/l | 149 mg/l | 45% |
| 色度 | 490倍 | 309 倍 | 37% |
| pH | 8~9 | 6~9 | —— |
4、生物接觸氧化池
功能: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達到污水凈化目的。
生物接觸氧化池分為八級進行,采用地上式砼結構,容積負荷Nv=1.1kgCODcr/m3.d,填料區有效容積為
| 項目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去除效率 |
| CODcr | 766mg/l | 184mg/l | 76% |
| BOD5 | 293 mg/l | 26.4mg/l | 91% |
| SS | 149mg/l | 245.9 mg/l | -65% |
| 色度 | 309倍 | 216倍 | 30% |
| pH | 6~9 | 6~9 | —— |
5、輻流式沉淀池
功能:進行泥水分離,使混合液澄清、濃縮和回流剩余污泥。
輻流式沉淀池采用地上式砼結構,表面負荷q=
| 項目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去除效率 |
| CODcr | 184mg/l | 184 mg/l | —— |
| BOD5 | 26.4mg/l | 26.4mg/l | —— |
| SS | 245.9mg/l | 91 mg/l | 63% |
| 色度 | 216倍 | 203倍 | 6% |
| pH | 6~9 | 6~9 | —— |
6、接觸脫色池
功能:使廢水與氯氣充分接觸,保證廢水色度達標。
沉淀池采用磚混結構,接觸脫色池凈尺寸為6400*6000*2800,接觸時間為0.75h,中間分格。脫色池處理效果如下:
| 項目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去除效率 |
| CODcr | 184mg/l | 165.6mg/l | 10% |
| BOD5 | 26.4mg/l | 24mg/l | 8% |
| SS | 91mg/l | 30 mg/l | 67% |
| 色度 | 203倍 | 67倍 | 67% |
| pH | < ~9 | 6~9 | —— |
7、污泥儲存池
功能:用于儲存非正常運行所產生的污泥,便于污泥的集中處理。
儲存池池采用磚混結構,有效容積
8、設備間
功能:安裝水處理設備,便于操作管理。
設備間分為加氯間和風機房。加氯間安裝1套自動加氯系統設計為
9、其他
其他包括化驗室、辦公室等污水處理站的必需設施,考慮到二期需要,設計
二、污水處理效果分析:
單位:mg/l
| 序號 | 名稱 | CODcr | BOD5 | SS | pH | 色度 | ||
| 1 | 調節池 | 進水 | 1300 | 420 | 280 | 10.5 | 500 | |
| 去除率 | 5% | 7% | 3% | —— | | |||
| 2% | ||||||||
| 出水 | 1235 | 418 | 271 | 8~9 | ||||
| 490 | ||||||||
| 2 | 兼氧池 | 進水 | 1235 | 418 | 271 | 8~9 | 490 | |
| 去除率 | 38% | 30% | 45% | —— | 37 | |||
| 出水 | 766 | 293 | 149 | 6~9 | ||||
| 309 | ||||||||
| 3 | 接觸氧化池 | 進水 | 766 | 293 | 149 | 6~9 | 309 | |
| 去除率 | 76% | 91% | -65% | —— | 30% | |||
| 出水 | 184 | 26.4 | 245.9 | 6~9 | 216 | |||
| 4 | 二沉池 | 進水 | 184 | 26.4 | 245.9 | 6~9 | ||
| 216 | ||||||||
| 去除率 | —— | —— | 63% | —— | ||||
| 6% | ||||||||
| 出水 | 184 | 26.4 | 91 | 6~9 | ||||
| 203 | ||||||||
| 5 | 接觸脫色池 | 進水 | 184 | 26.4 | 91 | 6~9 | 203 | |
| 去除率 | 10% | 8% | 67% | —— | 67% | |||
| 出水 | 166 | 24 | 30 | 6~9 | 67 | |||
| 總去除率% | 87.2% | 94.3% | 89.3% | —— | ||||
| 84% | ||||||||
| 6 | 出水指標 | ≤180 | ≤40 | ≤100 | 6-9 | ≤80 |
說明:以上數據是根據經驗數據擬定。
三、結構設計
各構筑物如集水池、調節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二沉池、等均采用鋼筋砼結構,具體池體配筋圖由土建專業人員計算出圖。砼采用C25,防滲等級S6。
五、配電及電氣控制設計
動力配電由廠建設方從廠區電網按要求的裝機容量配線引至污水處理總配電柜,由此控制各用電設備,總裝機容量及運行功率如下: 單位:kw
| 序號 | 名稱 | 單機功率 | 數量 | 總裝機容量 | 運行功率 |
| 1 | 自動格柵機 | 2.2 | 1臺 | < .2 | 0.82 |
| 2 | 加酸泵 | 0.55 | 1臺 | 0.55 | 0.20 |
| 3 | 集水池提升泵 | 11 | 2臺 | 22 | 3.90 |
| 4 | 調節池提升泵 | 3.0 | 3臺 | 9 | 3.85 |
| 5 | SSR150風機 | 30 | 3臺 | 90 | 48.5 |
| 6 | 刮泥機 | 1.5 | 1臺 | 1.5 | 1.0 |
| 7 | 回流污泥泵 | 3.0 | 2臺 | < .0 | 2.5 |
| 8 | 加氯系統 | 1.0 | 1套 | 1.0 | 1.0 |
| 9 | 軸流風機 | 0.37 | 3臺 | 1.11 | 1.11 |
| 10 | 其它 | 1.0 | 1.0 | ||
| 合計 | 134.36 | 63.88 |
注:總裝機容量按140kw設計,實際運行功率按70kw設計,設備控制按自動和手動兩套系統設計。采用德國進口PLC編程器及優質進口器件,備有自動測控及聲光報警系統,并配有過流、過壓及缺相保護系統;對于較大功率的電機采用軟啟動系統,提高了設備的壽命和可靠性,減少了系統故障率,使維修更為簡單、方便。
第五章 人員編制與項目實施計劃
一、人員編制
污水處理站直屬廠級環保部門領導,負責污水處理站的運行管理、日常維護、水質監測等工作,實行站長負責制。污水處理站實行三班制,建議定員6人,其中負責人1
二、項目實施計劃
| 序號 | 內容 | 周期 |
| 1 | 施工圖設計 | 35天 |
| 2 | 土建施工 | 80天 |
| 3 | 設備安裝 | 50天 |
| 4 | 工藝調試 | 60天 |
| 合計 | 225天 |
第六章 總投資估算
一、 總投資估算:
(一)直接費
1、土建部分:
| 序號 | 名稱 | 規格L*W*H | 數量 | 投資 (萬元) | 結構 |
| 1 | 集水池 | 7.8*6.0*5.2 | 1座 | 6.80 | 鋼混 |
| 2 | 曝氣調節池 | 16.5*13.5*5.0 | 1座 | 25.50 | 鋼混 |
| 3 | 兼氧池 | 30.0*7.8*5.9 | 1座 | 27.85 | 鋼混 |
| 4 | 接觸氧化池 | 30.0*15.6*4.9 | 1座 | 47.40 | 鋼混 |
| 5 | 輻流式沉淀池 | Φ15000 | 1座 | 18.30 | 鋼混 |
| 6 | 接觸脫色池 | 6.4*6.0*2.8 | 1座 | 2.50 | 磚混 |
| 7 | 污泥儲存池 | 6.0*4.0*3.7 | 1座 | 2.60 | 磚混 |
| 8 | 設備間 | | 3間 | 2.90 | 磚混 |
| 9 | 辦公室、化驗室 | | 4間 | 3.00 | 磚混 |
| 10 | 古力井、閥門井、污泥井、護欄等 | 全套 | 4.00 | 磚混 | |
| 合計 | A=140.85 |
2、工藝設備及材料
| 序號 | 名稱 | 型號 | 數量 | 投資 (萬元) |
| 1 | 粗、細格柵 | 非標 | 各一道 | 0.50 |
| 2 | 自動機械格柵機 | CF型 | 1臺 | 10.50 |
| 3 | pH計測試儀 | 在線遙感型 | 1臺 | 1.50 |
| 4 | 集水池提升泵 | WQ型 | 2臺 | 4.60 |
| 5 | 調節池提升泵 | IS型 | 3臺 | 1.20 |
| 6 | 羅茨鼓風機 | SSR150 | 3臺 | 10.5 |
| 7 | 加酸系統 | FRP酸罐、泵 | 1套 | 1.70 |
| 8 | < 彈性 | | 28.00 | |
| 9 | 軟性填料 | D2型 | | 9.83 |
| 10 | 調節池內穿孔管網 | 非標 | 1套 | 2.30 |
| 11 | 兼氧池內穿孔管網 | ABS非標 | 4套 | 3.70 |
| 12 | 微孔曝氣設備 | BZQ.W-192 | 1056套 | 16.37 |
| 13 | 填料架 | 非標 | 12套 | 10.50 |
| 14 | 刮泥機 | ZX型 | 1臺 | 13.00 |
| 15 | 回流污泥泵 | QW型 | 2臺 | 1.60 |
| 16 | 加氯系統 | 全套 | 26.80 | |
| 17 | 管道、閥門、管件 | 全套 | 17.80 | |
| 18 | 氧化池微孔曝氣管網 | ABS非標 | 8套 | 10.40 |
| 19 | 電控系統 | 全套 | 15.60 | |
| 20 | 儀器、儀表 | 全套 | 6.50 | |
| 21 | 合計 | B=192.9 |
3、設備安裝及運輸費:
C=B*8%=1
直接費合計:W1= A+B+C=140.85+192.9+15.36=349.11萬元
(二)間接取費:
1、工程設計費:D=W1*2%=6.98萬元
2、工程調試費:E=W1*2%=6.98萬元
3、工程管理費:F= W1*1%=3.49萬元
4、工程預備費:G= W1*2%=6.98萬元
間接費合計:W2= D+E+F+G =24.43萬元
工程稅收: W3=(W1+W2)*3.41%=12.46萬元
合計總投資:W=W1+ W2+W3=386.0萬元
二、噸水投資估算
399.69*10000/3000=1332元/m3水。
第七章 運行費核算
1、工程總有效占地面積:約
2、每年少交納的排污費:{(1300-150)÷100×30×3000×0.05+2600}×12÷10000=65.22萬元;
3、運行費用分析(1)電費
本工程最大裝機容量為140KW,實際使用功率為70KW ,工業電費按0.80元/KW計,則:
E1=(0.80*70.0*24)/3000=0.448元/m3水;
(2)人工費
當地工人工資按600元/月計,則:
E2=(600*6/30)/3000=0.04元/m3.水;
(3)藥劑費
本工程主要投加藥劑為液氯和廢硫酸,氯氣一般投加量為80mg/l,其價格為1400元/噸,廢酸按0.03元/m3水計,則:
E3=(0.08*3000*1400/1000/3000+0.03=0.142元/m3.水
(4)工程折舊費
土建構筑物按30年折舊,工程設備按15年計,則:
E4=140.85×10000÷360÷3000÷30+192.0×10000÷360÷
(5)實際運行費用為
(a)E1+E2+E3+E4 =0.907元/m3水;(含折舊費)
(b) E1+E2+E3 =0.627元/m3水;(不含折舊費)
二、環境效益分析
本工程投產后每年可減少CODcr排放量為1242噸,減少BOD5排放量為421 噸,減少SS排放量為195噸,有利的保護了周圍環境。
附:說明
1、本工程設計及報價范圍為集水池至混凝沉淀池出水之間的所有構筑物及設備。不包括集水池前入水管網和混凝沉淀池出水外排系統管路及綜合排放口規范化整治設施。
2、本方案是在沒有得到主辦單位詳細地質資料的前提下設計的,此報價不包括地基處理、原有構筑物拆除、自廠區至污水站低壓配電箱電纜及自來水設施、試車期間藥品費、施工、調試臨時水費、電費等費用。因此電、蒸氣、自來水等共用設施需由甲方引到污水站所需部位。
3、本工程建設范圍不包括污水站內道路、綠化、景觀、照明等。由甲方統一規劃建設
4、本工程保修期為一年,保修期內我方負責指導工程運行,期間出現的非人為損壞因素造成的設備損壞、故障,我方將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內趕赴現場處理,及時排除故障,全部費用由我方承擔。保修期滿后,我公司對該工程優惠提供終身有償服務,隨時提供技術服務;只收取更換零部件費、材料費及管理費,免收技術服務費。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