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污水處理廠奧伯爾氧化溝工藝
簡介: 介紹了濰坊市污水處理廠采用奧伯爾氧化溝工藝的原因和設計特色;枚舉了從工藝到設備的種種特點。關鍵字:污水處理 奧伯爾氧化溝 設計工藝
濰坊市是環(huán)渤海經濟帶上的一個重要工業(yè)城市,中心區(qū)各類污水排放量達到17×
圖1 工藝流程圖
1 工程概況
1.1 設計規(guī)模 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主持設計的濰坊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流量為10×
表1 進、出水水質 mg/l
| 項 目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項 目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
| bod5 | 180 | 20 | tkn | 30 | ||
| cod | 500 | 120 | nh3-n | 20 | 10 | |
| 350 | 30 | tp | 3 | 1 |
| 1.3 主要工段設計參數(shù) ① 機械處理段 平流曝氣沉砂池2座,總停留時間4 min(高峰時),水平流速 |
③ 污泥處理段 濃縮池兩座:設計固體表面負荷
2 工藝設計特色
① 由于污水處理廠進水中ss波動極大,在工藝小試過程中觀察到來水的ss最高時達到1 000 mg/l,已超過微生物可以接受的濃度,因此設計采用了初沉池來解決這個問題,避免了ss對生化處理過程的沖擊影響。 ② 氧化溝前設置生物選擇池,將進水和回流污泥(回流率100%)迅速混合,在對高底物濃度原污水進行均勻生物接種后,根據(jù)微生物選擇理論,處以饑餓狀態(tài)的主要微生物菌膠團在高底物濃度下,因具有較高的增殖速率而迅速達到較高的代謝活動,成為優(yōu)勢微生物,并且在兼氧—厭氧狀態(tài)下迅速將易降解的溶解性有機質轉化為儲存于細胞中的有機物(如糖原、聚合羥基丁酸脂等),并隨后將其轉化成負責形成粘聚性活性污泥絮體的細胞外物質(glycocalyx),這樣在選擇池中迅速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絮體。反之,由于易引起污泥膨脹的絲狀菌的增殖速率在高底物濃度下較低,增殖受到抑制而發(fā)展成為劣勢微生物,起到了控制污泥膨脹的作用。不僅如此,由于選擇池中特有的兼氧—厭氧和高底物濃度環(huán)境,因而在工藝上有助于提高脫氮和除磷效果。
3 奧伯爾氧化溝特點
① 設備簡單,所采用的表面曝氣系統(tǒng)運行操作簡單,控制靈活,維護方便,工藝運行穩(wěn)定。 ② 特有的外、中、內溝道
⑤ 設備投資省,對合理利用外貸資金,成套引進設備和技術有利。 ⑥ 為有效地對二沉池進行排泥,采用了美國envirex公司開發(fā)的tow—brow吸泥機。該吸泥機結構簡單,排泥效果好,采用單一錐形平行于底板安裝的方形斷面吸泥管進行排泥,吸泥管迎水面一側開有從周邊到中心直徑由大變小的吸泥口,能根據(jù)池底泥層的厚度變化按比例排泥,防止了短流和排泥不均勻,排泥過程平緩迅速,吸泥管隨橋的轉動在池底旋轉吸入池底的污泥,而不擾動吸泥管上部的污泥,收集的污泥從預埋于池底中心的dn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