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的改性及其印染廢水中的應用
1物理性質 甲殼素(Chitin)也稱“幾丁質”、“殼多糖”、“甲殼質”等等,是蝦、蟹和昆蟲等外殼的主要成分,廣泛存在于節肢動物類的翅膀和外殼中,也存在于真菌和藻類的細胞壁中。甲殼素若脫去分子中的乙酰基,就轉變為殼聚糖(Chitosan簡稱CS)。殼聚糖的化學名稱為(1,4)-2-氨基-2-脫氧-β-D-葡萄糖,是白色無定形、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澤的片狀固體,因原料不同和制備方法不同,相對分子量也從數十萬至數百萬不等,是直鏈型高分子多糖化合物。殼聚糖的氨基被氫原子質子化后失去形成氫鍵的能力,整個分子柔性相對增強,因此可溶于pH值小于6.5的稀鹽酸、硝酸等酸性水和大多數有機酸,但不溶于稀硫酸和稀磷酸。 殼聚糖無毒、無害、安全可靠,分子鏈上的氨基和羥基都是很好的配位基團,使其具有很多纖維素不具有的用途,它既是一種天然的高分子鰲合劑,可與重金屬離子如Hg2+、Cu2+,Ag+形成穩定的鰲合物,又是一種天然的陽離子絮凝劑,能使水中的懸浮物凝聚而沉降。2化學性質 殼聚糖分子鏈的糖殘基上含有羥基和氨基,因此殼聚糖的化學改性即可以在羥基上反應,又可以在氨基上反應。殼聚糖上有兩種羥基,一種是C6—OH,這是一級羥基;另一種是C3—OH,這是二級羥基。C6—OH既是一級羥基,在空間構象上來說,又可以較為自由地旋轉,位阻也小,而C3—OH既是二級羥基,又不能自由旋轉,空間位阻大些,所以一般情況下C6—OH的反映活性大于C3—OH。另一方面,在殼聚糖的糖殘基上,氨基活性又比一級羥基的活性大。所以一般而言,反應活性氨基>C6—OH>C3—OH。當然,這只是殼聚糖本身的三種官能團比較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