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整理劑的生態環保問題分析
陳榮圻 上海紡織印染職工大學原載:六屆后整理論文集;345-355(lq068) 【摘要】紡織品后整理加工是一個典型的化學處理過程,后整理劑中有一些品種有可能危及人體健康或破壞生態環境。本文對已經知曉化學結構并經安全性試驗的后整理劑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安全的后整理品種。 1 引言 紡織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化學品,特別是后整理加工種類繁多的后整理劑,它們很有可能或多或少地含有或產生對人體有害物質或破壞生態環境。當人們使用和穿著這些紡織品和服裝時,殘留在紡織產品上的有害物質就有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崇尚綠色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消費浪潮,生產和銷售能夠滿足人們健康安全要求的產品不僅成為業界的共識,也已成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國,大力發展生態紡織品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生態紡織品雖然目前尚無確切的定義,也無國際統一的質量控制標準,但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其中一些安全技術要求己經成為合同的基本條款。因此,從法規對紡織品提出安全方面的基本技術要求,使紡織品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能夠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就顯得十分必要。1·1 國際國內主要生態紡織品法規概述 國際生態紡織品法規眾多,但以歐洲為主,最為知名的是“國際生態紡織品研究和檢驗協會”的oeko-tex standard l00和歐盟的eco-label中的生態紡織品。前者是國際性民間組織,其技術標準是商業性的,后者由歐盟委員會發布,各成員國作為本國政令,屬政府行為。 oeko-tex standard l00自1992年公布第一版以后,歷經1995年,1997,1999年和2002年2月9日的2002年版本,框架已定型,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作了部份修訂[1,2]。oeko-tex s
 相關信息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